一个让我敬慕的女人

一个让我敬慕的女人

来今散文2025-04-08 08:21:16
每每打开清朝的历史,我都会为这样一个女人惊叹、折服。我倾注了我所有的热情迷恋她,迷恋她宽广的胸怀、迷恋她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迷恋她指挥若定的政治家的风采。在她身上洋溢着自信、顽强、缜密、才华,以及男人
每每打开清朝的历史,我都会为这样一个女人惊叹、折服。我倾注了我所有的热情迷恋她,迷恋她宽广的胸怀、迷恋她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迷恋她指挥若定的政治家的风采。在她身上洋溢着自信、顽强、缜密、才华,以及男人也无可匹敌的、度权量能,决计安危,怀审其意的能力。
这就是我一直敬慕的女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这个陌生的名字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一提起孝庄皇后大概不知道的就太少了。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中真正托起清朝帝业的人非她莫属。
她13岁嫁给了当时只有34岁的皇太极。论辈份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多少有点乱伦的感觉。皇太极是她的姑父,是姑姑哲哲做媒成就了这段姻缘。正是这段姻缘的成就、让历史上有了一位纵横捭阖的女政治家,一位全心为子孙而从未想把大权独揽其身、想自窥视神器的非凡女人。她以她的非凡能量让今天的我,除了顶礼膜拜就只能用这笨拙的文字去表达我对她的敬意和爱慕。
她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生在这样一个显赫家庭,婚姻自然的卷入政治联姻中,这样她嫁给了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就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早在皇太极时期,她就助夫承位。接着“赞助内政,越既有年”,“佐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真正展示她卓越的政治才华是皇太极的猝死。其实皇太极在世时她并不得宠,真正得宠的是她的姐姐海兰珠。皇太极把所有的英雄马下的柔情都给了海兰珠。但凡事识大体的布木布泰从未因姐姐得宠而自己受到冷落而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快。她与姐姐相处和谐,这样蒙古女人真正统治大清后宫的时代就真正的显示出来了。在皇太极册封的五宫后妃中布木布泰位居最未,而姐姐海兰珠居四妃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姑母之下,海兰珠的得宠可见一般……
被封为宸妃的海兰珠却因刚生下就被颁诏称为“皇嗣”的、不到半年的儿子死于天花而悲伤欲绝……而仅在“皇嗣”去世的第三天,布木布泰生下了皇九子——福临,后来的顺治帝。崇德六年〔1641年〕宸妃海兰珠病逝,皇太极悲痛欲绝把宸妃海兰珠的死视为“国丧”……
有时候我就想,也许上天给了布木布泰这样的命运,所以也运用天道、去为她既扫清道路也设制障碍。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猝死。所有这一切的人世沧桑,真正为庄妃拉开了她不得不步入政坛的大幕。
福临以6岁之幼而登帝,这和庄妃非凡的运作是分不开的。有人说庄妃以色迷惑了多尔衮、以利诱惑了代善,我想不管何种手段在争夺天子宝座的过程中没有刀兵相见,这种运筹的手段在剑拔弩张的两旗中,就显出了高人一等的、对问题非凡的撑控能力无人可及的。
英雄的多尔衮沉浮在这样的女人之手并没有显出英雄气短,相反我道认为他真正是庄妃一生不可多得的蓝颜知己。代善之所以这样做;我想这和庄妃平日以她的聪明才智,潜移默化般的笼络各方势力有所分不开的。可见代善并不完全因利而做出赞同的选择的。
我喜欢庄妃的最大原因是她没有让人感觉她的狡诈,她的圆滑。相反在她的骨子里蕴藏着太多的悲悯情怀,她常把宫中省下的钱物拿出来赈济兵民。她这种节省宫中开支赈济灾民的做法,也一直影响着儿子顺治和孙子康熙。
她在辅佐顺治帝时,她和各路强劲的对手做着随时可能引发血腥的交量。她不卑不亢,步步为营,查秋毫之未,防险情于未然之中。重用贤能的汉官,其中被她最为看中的就是洪承畴。历史上传了一段,她如何用手段降服洪承畴的故事。我觉得不管真假,被这样的美女加才女降服、不管是谁都是他的福份。洪承畴后来成了庄妃的得力大臣,可见庄妃才能让洪承畴这样的大将都钦佩折服,这不能不让人承认、庄妃并非单纯以美貌征服洪承畴的,更多的是融进了聪慧的才能和通权达变的睿智。
在庄妃母子最困难的时候而两旗骨干与核心人物索尼、鳌拜始终忠于她们。历史上说,后来多尔衮在众多人的怂恿下想取而代之的,在几经权衡没有来得及运作,不久多尔衮病死。庄妃开始了她真正一言九鼎的清宫生活。
顺治亲政时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庄妃一手承办。由于清初的长期战乱,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灾民流离失所,社会极不安定。庄妃在宫中一再提倡节俭,并多次将宫中节省下来的金银赈济灾民。这既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也有利于稳固顺治的统治地位。
清初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既有尖锐的满、汉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满族内部的权益均衡的冲突。在如此错综复杂、矛盾交织的形势下,清朝能较快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这和庄妃敏锐的政治触角和权衡利弊,成竹在胸的、对事物通变运作的高超手段是分不开的。正如人们对她的赞赏的那样,“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庄妃她有女人的缜密和温柔、又有男人的大气和豪迈。当24岁的顺治帝英年早逝后,庄妃不得不放下悲郁、以一个政治家的胸襟来扶持孙子康熙。康熙八岁即位,虽然有四位大臣辅理政务,但孝庄太后在政治上倾尽全力围护和教导辅助孙儿,使爱新觉罗的家族政权,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险和暗礁,使大清王朝达到盛世的彼岸。“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这是治国安邦的要略,这就是庄妃的用人理念,康熙在祖母身边受益匪浅,
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专横跋扈,目无幼主,妄图篡夺皇权,企图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庄妃巧妙的利用各方面势力以高超的手段配合孙子康熙在康熙八年,一举粉碎了鳌拜集团,夺回了政权。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乱时,曾陷入绝望,意欲退位,是庄妃的激励让他重新鼓足勇气,“山崩地裂,岿然不动”这就是庄妃的豪迈气势,无可敌挡的气势!最终康熙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庄妃去世后,康熙帝不无动情地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庄妃这个极具魅力的女人,为大清的江山殚精竭力,在她身处的每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