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默亦敬拜司马
司马迁祠位于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只有300米的山岗上。弟弟打电话来说,想带孩子妻子一起来司马迁祠,我好高兴,就早早的来到山脚下等着了。弟弟的车从一个豁口处转了一个弯,很快就停在了我的身边,最先下
司马迁祠位于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只有300米的山岗上。弟弟打电话来说,想带孩子妻子一起来司马迁祠,我好高兴,就早早的来到山脚下等着了。
弟弟的车从一个豁口处转了一个弯,很快就停在了我的身边,最先下来的侄辈,竟只是对着我喊一声“姑姑”,就顺着山道小雀一般,欢笑着,跳跃着跑着上山了,我和弟弟、弟妹一边寒暄着,一边急忙跟了上去。
山路的中间,是用3000块磨盘石铺就的,那圆圆的磨盘如盛开的莲花,那朵朵莲花如观音坐下的莲台,每走一步都如坐在莲花上带着心的景仰冉冉而上,脚下磨盘那丝丝不失的清晰纹路象引证历史沧桑的皱纹,磨盘的两边的宽宽的石板总感觉就是展开凉晒的书页。
走到木牌坊“汉太史司马祠”处,孩子们竟回头问:“司马迁是谁啊?”好象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而不决。
“他是汉代的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爷爷,他写过一本书,叫《史记》。他去世了,人们认为他好厉害,就给他建了这个地方,让大家记住他……”我说。我还想说司马迁和孔子可相提并论,我还想说司马迁的生平,我还想说司马迁的生活和他的磨难,等等,可孩子们没有等我说完,就“哦”一声,飞走了。
当走到供游人歇息和望右边广袤的田畴、穿梭的汽车,炊烟袅袅的村庄、遥远处繁华市街的一个小平台时,孩子们又争先恐后的喊着“姑姑,快啊,这里有一个平台,景色好美啊 可以照相的,快给我拍一张。”
走了没有多远,路南出现了另一个平台院落,孩子们又问:“这是什么地方啊?”
“这里是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
“不是司马庙吗?怎么还有别的庙在这里?”
“怕司马爷爷孤独啊,你们不是也喜欢有人陪,也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吗?”我想都没有想就这样认为着,也就这样说着。孩子们感觉我说得有理,一个个点着头继续上他们的山去了。
我和弟弟、弟妹三人尾随孩子自岔道而上,走过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的又一牌坊,元明建筑物“高山仰止”,迤逦而上,走完99级台阶,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上书“太史祠”寝宫,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临仙境。太史公的塑像在寝宫的正中,他的头微微侧向右边,显得很谦和,眼光很和蔼的望着我们,似乎在说,你们来了。我默默的点头。
带着孩子们,我们绕过寝宫,来到寝宫的后边,弟弟在一旁告诉他们,这里是司马迁的墓,是一个蒙古包的形状,传说是因为《史记》中载有《匈奴列传》,而后来的蒙古人为了纪念司马迁而为他修建了这个墓地。告诉他们从墓中生长出来的柏树是“五子登科”状……
我只是一个人静静的站在一旁,望着蒙古包状的墓冢,眼前又一次出现一位胡须飘飘、步履坚定、面容刚毅、眉宇间透着不屈的老者。他一定是来蒙古地考察的,他一定是刚从外面回到帐篷中,他一定是刚刚躺下休息。只是因为太累了,他要多睡一会。所以,他把帐篷支在这高高的山上,他不想有谁来打扰他,因为,他醒了,还要写他认为最要紧的“史书”。我只默默的守着,静静的望着,不敢说一句话,只把内心的景仰悄悄的撒在墓冢上。
我们一行站在高高是山颠,向四下眺望。韩源大地壮美而开阔,远处的黄河苍苍茫茫似在烟雾中,高速公路大桥象一条巨大的弧线,把时间和空间都圈定在了眼前,“仲尼弟子列传”、“刺客列传”、“田横五百士”等等,从眼前呼之欲出。
走在如诗句般下山的路上,脚步又一次沉沉的,一份浓浓的忧伤袭上心头,如酒醺后飘然而至的怨。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