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寞余花
楔子我所见过的最古老的东西就是太阳,然而它血气方刚,年青得很;我手中最现代的物品便是表,但已经走不下去了。我对古屋的理解只停留在河姆渡的草包,而老房的概念在拆迁屋子破败的墙上深深镌刻。我能找到的最近的
楔子我所见过的最古老的东西就是太阳,然而它血气方刚,年青得很;我手中最现代的物品便是表,但已经走不下去了。我对古屋的理解只停留在河姆渡的草包,而老房的概念在拆迁屋子破败的墙上深深镌刻。
我能找到的最近的文明是阳光下的琉璃瓦,仿古的四角飞檐。我比较熟悉的文物是满山的墓碑,优美的文字。这些离我们太近,太远?况且形式多于文化。我想寻找的是生活中远去的背影,一种文化,一个真实的世界。它存在过,只是现在被遗忘于某一个角落。
破旧,残败,萧瑟,这不是贫民窟,而是在新时代里的古老元素。它没资格进入博物馆,只能等待落寞的命运。
寂寞余花
中国本来就是一条历史的长河。一堆堆的遗址,一个个的古迹,一包包达到文物,砌成了文明古国的荣誉。而这一切的远去丝毫不给人留下惋惜叹息的机会。谁还会在意:这谁都习惯的现代文明代替那遥远的绝响。
古老艺术受着保护,破败的屋子在没落。同样的土地上演绎着不同的回响,谁主沉浮?
“寂寞余花落旧红。”
烟雨弥漫的老屋
这座房子显然是保存较好的老屋典范。木制结构,瓦片松散,红漆剥落。
四五十年代的普遍特点是平屋。低矮,没有围墙,没有大门。那个年代的人性也就可见一斑。
农家舍院
农村的房屋还有辅助特点:烟囱,草垛,篱墙。即使有修葺一新的外表,也掩不住它散发的青草气息。绿,清新自然,予人以耳目一新。静,低吟诗歌,聚泥成七彩的虹。路湿青苔,楼铺于径。单见鸡犬,未闻其声。
雅舍的简雅出于泥泞中,竹楼的清幽存在于自然。一幅坍圮的画描绘历史留下的斑斑驳驳,这副萎靡处于群楼之中,却悠闲自得。老屋的性格便是与世无争,特立独行。这片天地不知还能守侯多久。毕竟,它跨过了半个世纪,经受了时代的冲刷。老了,却更靠近大地。
最后的土地
我们所向望的古老是故宫,是秦陵兵马俑,是万里长城。我们生活在现代,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山洞或树梢,同样我们不可能回到那些破旧的瓦房。这些并不值得保留的房子将随风而逝。有谁还会体验那屋中雨的悲伤和快乐,那亮瓦的忧愁与舒适。炊烟缭绕的烟囱,纹理细密的木窗,古朴的水井,会成为神话中永恒的风景。岁月就这样在生活中刻下一道一道的流痕,留下一两个干枯的模型,供人参观欣赏。时代在前进,新楼又何尝不是老屋。屋子延伸的前方没有尽头,那是新的起点。
尾声
永久是简单,永久是深刻,永久是泥土里生命的交融,永久是老屋不灭的痕迹。
无法解读风中伫立的悲剧,无法抗拒这命运的安排。它们的命运比我们的长久,却依然不能逃离。而我早已离开,默默地注视着远去的身影,踩着泥泞走向永久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