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心不可欺
常常看到听到有些大人跟自己或者别人的孩子开玩笑,那玩笑开得大人在旁边哈哈大笑,孩子却是满脸的认真。我就觉得,跟孩子说话需得格外小心,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一定得考虑清楚。比如说,骂人的话不能说,欺
常常看到听到有些大人跟自己或者别人的孩子开玩笑,那玩笑开得大人在旁边哈哈大笑,孩子却是满脸的认真。我就觉得,跟孩子说话需得格外小心,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一定得考虑清楚。比如说,骂人的话不能说,欺骗孩子的话不能说,哪怕这种欺骗是善意的,也不可以。圣人不可以与戏,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也不可以与戏。圣人是高尚的,戏之则为侮辱;孩子是纯净的、柔弱的,戏之则为玷污和伤害。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大奶奶就经常跟我开一种玩笑,说我是我娘从一个要饭婆那里捡来的孩子。我的这位大奶奶把我被捡来的细节描绘得非常详细,让我不得不相信。听大奶奶说,我被捡来前,被要饭婆放在篮子里挎着,身上光溜溜儿的,一件衣服也没穿,浑身冻得发紫;被我娘捡来后,放在一个席笼子(一种竹篾编的容器,圆形,类似大口坛子)里,里面放着干草,好歹没冻死。
就为这件事,我夜里睡不着觉时,常常暗自神伤,小小的心灵里充满凄凉。更可悲的是,经我大奶奶这一开头,好多人口径一致地证实这件事,并且经常挂在嘴上,使我想忘也忘不掉。我的爹娘也不否认我有一个要饭的“妈”,有时还在我不听话的时候说:“找你要饭的妈去吧!”
一开始的时候,我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悲哀:我看到人们都是把刚生下来的小猫小兔子放在铺着柴草的席笼子里,没想到我也有着这么糟糕的待遇。到后来,我又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我的要饭“妈”到底长什么样?特别是有人告诉我说曾经在集市上看到过我要饭的“妈”的时候,我就愈加渴望看上一眼。每每有要饭婆来我们村的时候,我就想,不会是我妈吧?
我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我常常穿他们嫌小的衣服,别人就又说了,捡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啊!其实,这在60年代末的农村,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那时,我们穿的都是农家自己纺线织出来的粗布,很结实,并且,旧衣服穿起来比较柔软,不次于新衣服。但是,当时的我,还是相信了别人的话。我曾经萌生过出去要饭的念头,曾幻想着走街串巷去找我的“妈”!那时候,别人都说我有一个要饭的“妈”,我就以为“妈”和“娘”是两个概念。可是,听到哥姐他们也管我娘叫“娘”时,我就想,他们不是爹娘捡来的,为什么和我一样叫“娘”呢?
有一次,我爹去赶集,他要领着我一块去,我说什么也不肯去。我害怕我爹半路上把我扔了,因为我爹多次说过不要我了的话,我对此一直心存恐惧。我常常看见人们把老得不能捉老鼠的猫扔掉,就是趁着赶集时候扔在半路上。不过,这种老猫虽然不会捉老鼠,却往往能够找到回家的路。人们都说,狗记千,猫记万。我可没有狗猫那样的记路本领。
还有一次,大人去生产队劳动,把我锁在家里,原因是我常常冒险,好上树,喜欢下水。我一个人在家,闲得难受,就爬上我们家的枣树,把那不熟的枣子糟蹋得满院子都是。后来还打坏了一个泥陶盆,那是我在院子的潮湿处找到了一只蛤蟆,我就把它放在盆子里,端着盆子满院子跑,结果把盆子摔坏了。最后,我把那只蛤蟆放到水缸里去,很高兴地看它在水缸里游泳。当时,我不知道自己闯了祸,结果中午被我爹狠狠地收拾了一顿。我爹出工走的时候,把我的手脚都捆绑起来,还说下午回来剥了我的皮。
整个下午,我处在恐惧之中,我想,我也许活不过那天晚上了。恐惧之中,我就着墙角把绳子磨断,解开脚上的绳子,爬出院墙逃跑了。
我先在村边小树林里藏着,直到天色将晚,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升起炊烟的时候才走出来。我对我爹的恐惧丝毫没有减轻,我下定决心要逃离这个家。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我只知道向家的反方向走去。
走到田野里的时候,暮色苍茫中,我已经辨不清方向,我这才发觉,我哪里也去不了。我被另一种恐惧——孤独无助——所胁迫,我想,平时的这个时候,一家人该吃晚饭了,吃完晚饭就可以听我娘讲故事了。
我是多么想回到家里啊,可是我不敢回去。我脚步不由自主地向村子里走去,却没敢回家,而是藏到了生产队的牛棚里。我知道,那里有东西可以填填肚子,也有地方将就着睡觉。那里虽说是牛棚,但也养猪,大口的锅里有煮熟的地瓜干,我就用这个填饱了肚子,然后在牛草垛里睡觉。
我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忽然被人叫醒了,原来是饲养员提着灯笼喂牛时发现了我。我在恐惧中被送回了家。回家后才知道,我娘满村子找了我大半夜。
不久以后,我娘告诉我说:“人家说你是捡来的孩子,那都是逗你玩儿的,不要当真。大人都是疼自己的孩子的,你之所以挨打,都是因为你太调皮。你以后可得听话啊!”
从那以后,我不再担心会被我爹打死,也不再担心爹娘会不要我了。但是,我总在心里哀怜自己曾经那么伤心、那么孤独、那么委屈和恐惧。
在那些跟我开玩笑的大人心里,谁也不会明白,我小小的年纪里那段虽说不上悲惨却也很心酸、很复杂的情感体验曾经占据了我整个的心灵,抹杀了我许多正常的快乐和幻想。至于长大后,我的自恋倾向、孤独及多愁善感,也大多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有关。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