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和水一起漂

信誉和水一起漂

豹尾枪散文2025-04-02 16:15:32
历时五个多小时,来到了名震中原的西峡。西峡的威名,早期的是恐龙蛋化石,如今的是二十里灌河漂流。盛名之下,难免盲目。从一路上的信息和见闻,耳闻目睹,黑压压的游人蜂拥而至,让人心里不由打鼓,凶多吉少的感觉
历时五个多小时,来到了名震中原的西峡。
西峡的威名,早期的是恐龙蛋化石,如今的是二十里灌河漂流。
盛名之下,难免盲目。从一路上的信息和见闻,耳闻目睹,黑压压的游人蜂拥而至,让人心里不由打鼓,凶多吉少的感觉挥之不去。后来的事实证明,偶的感觉还是有些正确的,这一路,象当前的股市一样,上下起伏,曲折中向前。
山水之趣,人各有异,俺的就自我珍藏了,让他慢慢衍化成固定的感受。现实历程中,便把一路上的经历,简要叙述,以资纪念。
漂流是吸引我们前往的重要原因,也是重要目的。听说当天下午已经有6000之众要在河上漂流,仅此就足以验证西峡的宣传工作是做到了家。然而,这种急功近利的疯狂性扩张,却直接导致了管理工作的严重脱节,为她苦心经营的名声打了折扣,正是应了一句话:欲速则不达啊。
按时间顺序,一一道来。先是在盘山公路,即将到达时,一辆农用车刹车失灵,撞上两辆大客车。当时正是下车路段,农用车上满载磁砖,应该是为蓬勃发展的农村旅社服务的。三辆车动弹不得,使原本就不宽敞的交通要道如梗在喉,尽管工作人员迅速在旁边搭建便道,整条道路上的车辆行人仍然艰难蠕动。于是乎,蝴蝶效应蹁然登场。
漂流地点,人山人海。导游得先到售票处购票,然后持收据到仓库领取救生衣,穿上救生衣的旅客就可以在河道上等待皮筏,凑够人后就可以顺水而下。船老大是按船数取酬,不会太在意人数多少。下游的130型拖车等着皮筏到齐后,将其再拖到上游,由船老大放于水中。于是形成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很明显,这个闭环是脆弱的,经不起任何折腾。比如,现在的路堵了,下游的皮筏运不上来,那么上游的人就漂流不下去,时间稍微一长,越来越拥挤,有限的地域被不停地挤压,售票窗口不得不停止或者中断售票,反面会激起了大家更加强烈的欲望。导游在窗口挤成一团,好不容易获得了取救生衣的凭据,结果发放仓库前面人山人海,国人的原始本性一览无余,疯狂拥挤叫骂和攻击。到最后也不管是谁的了,只要有救生衣从窗口递出来,周边无数双手就上去撕扯,谁抢到手就是谁的。哭声、骂声、叫声、打架声,生硬地组合在一起,刺激着耳膜。这种混乱的局面迅速点燃了人们的亢奋情绪,在方圆十来平方的小块地方,数百人乱成一团,不断有拳脚相向的,夹杂着女人凄惨尖利的惨叫,许多人在挤压中几乎崩溃,包括我。为了抢夺救生衣,我们团队中大部分男士都上阵了,四五十号人在这个团体中也算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了吧,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抢到。反而把冲锋在前的偶差一点挤成底片,实实在在在体会到了人潮两个字的威力:人就象水中的落叶一样来回摇晃,身不由己。让人无法不相信阿拉伯国家朝拜时挤死人的情景,于是拼命从人缝钻出来,暗自庆幸小命得保。后来,在一群明显经验不足的保安维持下,我们作为大股东,组成人墙,自我维持,终于获得了60件救生衣,成功进军第二关。
穿上救生衣后,按贯例,人在河边等着,皮筏自然从上游下,到码头跟前捞人。可是,看着岸边水中,大龙虾一样的山河一片红,谁也明白:天黑之前,根本不可能会有只船停留在自己面前!于是,水性好的人纷纷下水,在河道中心拦截船只。这个方法启发了太多聪明的国人,大家立即举一反三,队伍一支支地横渡漂流,直奔上游的放船点。水流湍急,不时有人被冲出好远,我们手挽着手,抗洪一样地走到对岸,偶脚上草鞋也被冲走了,在尖利的河道上面,咬牙切齿地捱到了对岸。
对岸已经不再是太平盛世,放船点也不再有船,因为在拉船的车还走在桥上时,已经被就地打劫了。人们不惜体力地从桥上抬着战利品,兴高采烈地赶往放船点。随着旅客热情的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打劫行当,并越来越远地迎接运输车,到最后,已经远离放船点两三公里以上。这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文攻武斗,到处都有打得不亦乐乎的人。我们当然也未能幸免,借着60号大军的余威,最终历经坎坷,总算把船如数抢到手,真切体会了飞夺泸定桥的滋味。
一路上,漂流,水仗,狂嚎,12公里的河道上,一帮人纵情放歌,水枪挑衅四方。到最后200米,干脆跃入水中,借救生衣之力,平躺水面,顺流而下,惬意之至。
等到晚上真正安静了,细细回想,也不由有冷汗渗出:在仓库窗口,如果我们不是人多势众,加上保安来得及时,踩踏事件的发生率绝对为百分之百,是否会有冤死屈鬼,真的不敢妄下断言;在桥上,与其他游客发生打斗,如果万一对方或者自己方受伤,救护车是根本通不进来的,估计会是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由于景区里面的秩序已经完全失控,只要不死人,估计任何恶性犯罪都最终会随水漂流,一去不复返;在河道上,我们一度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当时天迅速要黑,大雨如注,数百人在河滩上,不知道是如何渡过的。如果我们不小心地落入其中,在一无手机二无钱三无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估计一夜都在水上漂了;在漂流过程中,发生了翻船事故,落水人中有幼儿。这么小的孩子是否能够参加漂流?是否应该加强保护?由于是船老大的水路不熟所至,是否应该加强一些业务培训?另外很重要的是,既然景区的容纳力不足,为什么没有采取果然措施,及时封闭后来游客,以至于积压于河边数小时之久?
太多的漏洞,让我们对管理部门的能力产生了高度置疑。就在次日返程的路上,山体滑坡,救援吊车跌入河中被冲走好远。短短一路出山,先后发生三起交通事故和三四处滑坡塌方。此前,难道没有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检测和防护?甚至还听说死了人,血淋淋的语言让人不寒而栗。这种管理,让游客几乎没有了任何安全感。
当然,作为强势一方。我们基本达到了自己的所有目的,还算顺利地完成了漂流,增加了不少值得津津乐道的话题和故事。那么,还有那么多的老弱病残和势单力薄的人呢?他们出门寻找的快乐在哪里?如果不完善预案,强化管理水平,再好的地方,最终也会毁于百家之口啊。
所以,没有太多的兴趣记录游记。面对旅游这个美丽的词语,只是希望她能带我们在美丽的地方,收获美丽的心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