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历取人不可取

以学历取人不可取

出梅杂文2025-04-27 06:58:45
当前,不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在招聘选拔人才上,总会设置一道文凭门槛。有些单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完全不顾工作需要和岗位实际,对一些简单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就能胜任的工作岗位,也设置一个过高的文凭门
当前,不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在招聘选拔人才上,总会设置一道文凭门槛。有些单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完全不顾工作需要和岗位实际,对一些简单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就能胜任的工作岗位,也设置一个过高的文凭门槛,动则要求参与竞聘人员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文凭,最终导致要么招不到合适人才,要么造成人才浪费。
这些单位何以要脱离实际需要,设置一个过高的文凭门槛?究其原因,我想应该体现在:少数单位有“显摆”思想,认为单位招来的全都是清一色的高学历者,体现了单位的“实力”和“地位”,表明本单位在很多方面是优于其他单位的;少数领导人迷信文凭效应,认为拥有高学历者必然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能够在工作岗位发挥更大的效力,为单位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招聘选拔人才,设置一定的文凭门槛,本无可厚非。因为文凭在很大程度上,确实代表了一个人的学识和能力,文凭是检验人才的一个较好的标尺。尽管如此,在实践中,我们仍不难发现文凭是不能与能力划等号的。其一,文凭只是表明一个人在某个知识领域的某一个细小的范围内,多读了几年书,拥有比他人多一点的知识而已。而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往往是由个人学识、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处世能力、开拓意识、个人品德、心理健康与否等多重因素来决定的。其二,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一个拥有高学历者,固然在某个知识领域拥有较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水平,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今天的高学历者,并不代表他明天仍会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佼佼者,而今天的低学历者,通过他在工作实践中持之以恒地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兴许在若干年后会成为某个知识领域的“一大家”。其三,高学历并不等于优良的学习能力。某些高学历者,在学校一味接受填鸭似的学历教育,成天读死书,死读书,即便在某一天取得了高学历,但其学习能力并不一定会与日俱增。而某些出生寒门的学子,因家庭穷困,被迫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但其个人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如果,社会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机会,在后天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中,也许他们会更加能够脱颖而出。其四,高学历因某些思维的束缚,有时可能会由学历高的优势转变成劣势。在浩瀚的知识世界,一个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高学历者虽然在某一个领域学到了较多的知识,但相比纷繁复杂而广袤的知识空间而言,这实在是沧海一粟。有时候,高学历者因长期受某种思维习惯的熏陶,其思维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定势,而这种定势往往会造成思维的局限性。学历低者,往往因不受思维定势的局限,在思想的自由世界和创新领域,有时会更开拓,更洒脱,更具备优势。古往今来,很多大思想家、大科学家等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并不具备高学历,但其在某个方面能力超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思想、创造和社会贡献并不取决于学历高低。其五,少数高学历者,因多重因素,其学历往往带有很多“水分”,虽然拥有高学历,但并未相应拥有高学识,当然,更不会具备高能力。
选人用人唯高学历是从,危害不小。首先,整个社会在选人用人中,一味追求高学历,往往会助长学历歪风和学历腐败。当前,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周边混学历甚至买卖学历者不乏其人,少数领导人更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搞地下交易,换来一纸文凭,这些人,虽然拥有高学历,但却没有与学历相适应的高水平和高能力,极少数人甚至不学无术,也戴上了硕士、博士的帽子。这些学历歪风和学历腐败无不与当前整个社会唯学历是从的风气息息相关,唯学历是从的社会风气让很多想走知识捷径的“懒人”兴起了学历歪风,最终损害了整个社会的教育公平和选人用人公平。其次,唯文凭取人往往会造成单位和个人的学历炫耀,助长华而不实、不脚踏实地的歪风。有些单位和个人往往不需要拥有更高的学历就能很好地胜任工作,但在唯学历是从的大生态环境中,为了装点门面,往往会不择手段,混一个学历头衔,给单位和个人脸上贴金。再次,片面追求高学历,会造成人才和国家教育资源乃至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某些基层机关工作岗位,其实只需要简单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即可胜任,可是,因个别领导不良学历心态作怪,也要招聘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导致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此类现象,比比皆是。最后,片面追求高学历,会埋没大量真正的人才。很多人,虽然没有高学历,但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些甚至在某个领域具备先天的禀赋,只要社会给予他机会,就能脱颖而出,可是,大量的高文凭门槛将这些人挡在门外,最终,只能导致大量的民间人才被压制、埋没直至无声浪费。这实在是可惜又可悲。
国家设置学历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让更适合读书、更有能力读书者在某个知识领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便于其在接受教育后,更好地发挥己长,为社会做贡献。可是,当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之风,已让国家的教育初衷变异、变味。让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学历浪费和华而不实。正所谓人有所长,尺有所短。不适合、不喜欢读书者,也许在另外一个方面具备更突出的能力,一个社会要真正用好人才,要求得长效发展,应该建立一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所长的自由、开明、开放的用人机制,而不应该教条式地以高学历设限,来阻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由地发挥所长,创造所能。试想想,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大量的人才不能才尽其用,没有机会一显身手,即便人人拥有一纸大学文凭又如何?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没有高学历的群体之中,仍旧不乏藏龙卧虎之辈,各单位在选人用人之中不能一味自私地以为己所用为导向,更不能宁可空置人才、浪费人才也要装点门面,单位选人用人应该从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角度多考虑,从多为国家和社会解决民众就业之难的角度多考虑,从给予低学历者更多的机会尽己所长的角度多考虑,从民生之艰难和底层人才之渴望的角度多考虑。我们应该尽可能建立并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以开明、开放的姿态敞开门槛、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选人用人的竞争中来。选人用人,唯学历是举该摒弃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