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期待与梦想的日子
小时候,我有数不清的期待和梦想,一个接着一个,串成了短暂却是记忆中最灿烂的少年时光。七、八时,母亲只要去赶集,我就骑在门前那棵从根部劈出三根枝干的桃树上,眺望母亲归来。小小的心里满是焦灼的期待。远远看
小时候,我有数不清的期待和梦想,一个接着一个,串成了短暂却是记忆中最灿烂的少年时光。七、八时,母亲只要去赶集,我就骑在门前那棵从根部劈出三根枝干的桃树上,眺望母亲归来。小小的心里满是焦灼的期待。远远看见母亲瘦弱的身影出现在村前的小路上,我跳下树飞奔向母亲。抢着为母亲提手中沉甸甸的网兜。而这样的热切,都是为了母亲荷包里的糖疙瘩。母亲腾出的手总是先摸出一颗塞到我手里,然后将网兜拽过去。我跟在母亲后面,幸福无比的将糖捏在手中,小心的剥开色彩鲜艳的皮纸,把黑乎乎的糖块填到嘴里。一股甜瞬间流遍全身。那甜,是儿时我尝过的最美的味道,也是童年众多期盼中镌刻在记忆中最深的一种。
十二岁那年,我梦想着能重新背上书包走进邻村的那所小学。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了和同学们一起踢毽子跳大绳。很多次,遥望那片土墙瓦顶的学校,但我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那样的时刻,读书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在男权思想极其严重的家乡,这个愿望最终只是一个另我魂牵的梦想。同时,我梦想能有一张漆着原色的写字台。虽然没有自己的卧室可以摆放,可以把它放在堂屋的一隅。整齐的码上一摞喜欢的书,一只墨水瓶,一管小巧的钢笔,一本白纸装订的日记本,最不能少的是一个好看的瓶子。春天折来一两枝粉色桃花,夏天插上一枝火红的石榴或一束深紫的桔梗,冬天就让翠绿的竹叶作写字台的风景。有了这样一张属于自己的写字台,晚上趴在上面看书写日记。累了,望一眼花儿们的妩媚抑或竹叶的婆娑,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事情。但我知道,对父亲提出这样的愿望就如要求重新背上书包一样过份。因此,这样一个愿望始终只在我的心底沸腾。没多久,拥有一张写字台的愿望便淡了。一个愿望的淡忘,要么被实现,要么被另一种愿望代替。我灵感突至的在床头上方的沙土墙上,楔进去四根木桩,搭上两块木板,一个简易的书架就做成了。上面有想象中的写字台上所有的东西。小小的简易书架冲淡了我对上学的渴望亦部分实现了我想拥有一张写字台的梦想。
城市的流行色很快风行到小村。一条白色的直筒裤是小村每一个女孩子的期待。我当然也不例外。缠着母亲要买一条。尽管认为白色裤子穿在整日奔跑在青草泥地中的我身上会弄得无法浆洗,宠爱我的母亲还是被纠缠不过,掏出十几块钱给我。一个逢集的日子,我在布店里扯了布料,去裁缝店量了尺寸。小镇五天一逢集。在那五天里,我觉得时间漫长的就如耕田的老牛,任你怎样用鞭子抽打,它依旧慢慢腾腾。在日夜的期待中,终于到了下一个集日。取回裤子,我便迫不及待的穿上,左顾右盼的走出家门。跟母亲说是找华子有事,其实是去炫耀。平日里看惯我穿姐姐们肥大衣服的大婶大妈们,乍看到被合体的直筒裤包裹成挺直修长的我,竟然认不出我来。待注目看清是我,都惊叹不已:这丫头突然长成大姑娘了。对大姑娘这个词抱着莫名崇敬的我来说,这样的惊叹超越了裤子本身的意义。它预示着这条白色裤子成了我少年和青年的衔接点。那年,我十五岁。
日子就在期待中向前走着,老了青春,老了岁月,不老的是心底的记忆!现在的我,临近不惑。等待和梦想已不能激起心中的波浪,循着方圆过着每一个大同小异的日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淡抑或是平静吧。我理解的平静与平淡应有着很大的区别:平淡是一种喟叹,是一种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平静则是从心底渗出的情愫,是一种心甘情愿并且享受着的生活。我当属后一种。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原来老天爷也惦记爱情
下一篇:自卑的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