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眼里的诗歌

儿子眼里的诗歌

朝更暮改散文2025-08-24 08:01:56
都说“傻娘夸儿”,我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夸儿子的一定是傻娘。我不敢说儿子有多聪颖,但愿少遗传一些我的智商,因为我这个人是很笨的。谁想到,我这个很笨的人偏偏很喜欢古典的诗词。但我很反对让四、五岁的孩子咿
都说“傻娘夸儿”,我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夸儿子的一定是傻娘。我不敢说儿子有多聪颖,但愿少遗传一些我的智商,因为我这个人是很笨的。
谁想到,我这个很笨的人偏偏很喜欢古典的诗词。但我很反对让四、五岁的孩子咿咿呀呀地背一些古诗,因为我一直认为那都是一些机械记忆,是对儿童纯洁如一张白纸的世界的人为框定,是弊大于利的。
我的这一理论曾遭遇到很多人的反对,她们一致认为这是我给自己不学无术找到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致想偷懒不想教孩子成材的谬论。其实我的本意是说,如果不求甚解,只是囫囵吞枣过不了几年也会忘得一干二净的。我曾经认识一个被称为“神童”的人,五岁前把一些三字经、论语以及一些古典的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但几年以后,再让她背,却已经是往事如烟不可追了。
最近一段时间,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背一些诗歌,也许是在幼儿园里耳濡目染的结果。只是常常从这一首串到那一首,就像我们唱歌有时会跑调一样。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凡是串在一起的诗歌往往都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他背《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背着背着就一下子串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上去了。其实仔细想想这两首诗说的意思还真有些差不多,都是让人要珍惜青春年华的意思。
看他对诗歌很有些着迷,我有时心血来潮会偶尔考他一下。
那天我们回老家去,正赶上一场大雨刚过。走在路上,只见旁边有一棵梧桐树,树上开满了大朵大朵的白中透紫的梧桐花。因为饱含了雨水的缘故,一阵风过就会有一片一片的花从枝头飘落。于是,我若有所思地停下来,指着地上零乱的花笑着问他,陈士玉同学,你看这些落花用你背过的哪句古诗来形容一下呢?他站在那里,煞有介事得认真地想着。大概是背过的不少,一时之间有些不得要领,只好噘着嘴斜着头在那里苦思铭想。
看他大海捞针的样子,我试着提醒他,你想一下《春晓》里面的哪一句?他听了以后,眼珠马上转了转,飞快地把整首诗顺了一遍,然后欢快地惊呼,噢,我知道了,是“花落知多少”!古时候的人真厉害!
还有一次,早上我送他去幼儿园。临出门了,他忽然对我说,妈妈,我的书包坏了,你帮我缝一下吧!我一看原来是带子从布缝间挣了出来。我赶紧拿出针,飞快地缝了起来。缝完以后,我举着手里的针线做了一个缝的动作,然后问他,你能想一下这是《游子吟》中的哪一句吗?他开始歪着脑袋想出的是开头一句“慈母手中线”。我继续做了一个缝的动作,让他再想一下,他继续往下背着,当背到“临行密密缝”这一句时,恍然大悟满脸惊喜地问,妈妈是不是这一句啊?
写到这里,我也禁不住发自肺腑地佩服起古代的那些诗词高手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