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的戒律

最严的戒律

修仁散文2025-10-25 19:42:58
秋日的晨光穿越茂密的树林,照射在每个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脸上。我尾随这群大军小心翼翼地穿过马路,来到了通往单位路上的公交站前。忽然,一个扇子大小的圆形红色牌子跃入了我的视野,牌上还印着一朵鲜艳耀眼、绚丽夺
秋日的晨光穿越茂密的树林,照射在每个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脸上。我尾随这群大军小心翼翼地穿过马路,来到了通往单位路上的公交站前。
忽然,一个扇子大小的圆形红色牌子跃入了我的视野,牌上还印着一朵鲜艳耀眼、绚丽夺目的莲花。一个面带笑容的女士举着牌子与周边的同行者高兴地聊着天。我定睛一看,才发现那牌上还印着“慈悲放生群”几个字。
“难道是放生的?”带着疑问,我走向前去询问一下,方才得知,他们是深圳慈悲放生群的组织成员,他们多为佛教信仰者,每周都在不同的地点放生,以挽救那些身处险境的各类动物。怀着几分好奇心,我向他们索要了联系方式,便马上赶路去了。
终于,我得知慈悲放生群将于一个周日到惠州放生,便报上了名字。
当日,群体的七十多人乘车赶赴惠州的一个偏远山区。下车后,我和大家顶着烈日行走在乡间的泥土路上,穿过一片片绿油油的菜田,朝着远处的群山奔去。忽而几棵枝大叶肥的香蕉树闯入视野,时而一个碧波荡漾的水库现于眼前。路越走远远,也越发崎岖不平。半小时后,我们走进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大山之中,而运送动物的小型货车也开到了山坡之下。
一条条蠕动的小蛇不停地翻转着身子,一只酷似小鹿的动物从一个塑料袋里探出头来,带着惊恐眼神的白鹤注视着周围的一切,还有那疲累不堪的猪狸躲藏在铁笼中一动不动……看到那些久在樊笼中的小动物,不少人给它们洒下米粒和矿泉水,并向他们诵念佛号。
接着,大家朝向所有的动物,整齐地站成几排,各拿一张放生偈文,步调一致地念诵起来。梵音齐鸣,佛号回旋,悦耳的读声顿时让这个山林变得十分肃穆,神圣庄严。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诸佛子!汝等不闻三宝,不知皈依,所以轮回三有,堕畜生身。我今为汝,授与三皈依法。汝今谛听!诸佛子等。
……
偈文中似乎有这么一层意思:佛家认同因果轮回的观点,因果通三世,而这些动物们则是由于前生未结佛缘,造诸恶业方沦为畜生。如今诸位心中发心放生,并称颂诸佛名号及放生咒语,实则出于对命悬一线、面临刀山火海的生命的怜悯,并通过诵念也让这些生灵皆具佛性,得以善终。
仪轨结束后,大家纷纷抬起一个个铁笼,攀向通往深山的陡坡上。大家谨慎地抬着动物,然后放在草丛之中,打开笼子,让动物们自行爬出。那只“小鹿”惊魂甫定,只是吃了几口草,并没有迅即逃离的意思,反而站在地上打量着周边的每个人。那几只貌似刺猬的猪狸则是缓缓地爬出铁笼,卧在地上安静地休息。也许这些久在樊笼中的动物们太累了,刚出笼子还没有足够的力气逃跑;也许这些生灵们明白了大家的意思,认识到了这是一群心怀善念的人们,自然也就放下了几分警觉。
我看到不少人在打开笼子后还对动物轻轻地说:快走吧,你可以自由了,快走啊……还有人一边打开笼子,一边诵念阿弥陀佛名号。十几分钟后,放生完毕,动物们全部放进了隐蔽的山林之中。当大家回首之时,虽然不见许多动物的踪影,但是看到了草丛里的晃动,便消除了心中的忧虑,转身离开了。然而,那只瘦弱的“小鹿”依然站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不时地观望我们几眼,似乎想说什么话呢……
听放生的朋友们说,这些动物即将走向高级酒店的餐桌,救命于危难之间是他们力行倡导的行动,而放生的依据便是佛家规定的“五戒十善”。五戒之首便是戒杀,意在告诉人们悲悯之情不仅施之于人,还应扩展到世间无量的动物们。不少动物已然成为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食物,其临死之状极为惨烈。而放生就是要救赎生命,唤起大众对生命的尊重和怜悯,让大众都能戒除杀业,广行放生。
也许不少人对放生之举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上确实有了这个群体的存在,他们开始戒杀食素,让慈悲之心日益深厚。也许人们认为这个群体不知享受生活,反将钱财浪费在无意的事上,但他们依然身体力行地救助生命,求得心灵的忏悔与安宁。
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极度多元化,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念意识,这便是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的现状。我们不可轻认自身的价值观绝对正确,也不可否定他人的价值观没有道理。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佛家戒律,乃是史上最严的戒律。放生护生引申于戒杀之律,其本身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而且要比法律严格的多。法律规定不得杀人,不得捕杀珍稀野生动物等,而“五戒十善”则规定不杀害一切动物,何况戕害于人?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佛家认为人们不仅不应杀生,而且应积极救生,因为人的所作所为,杀业罪大恶极,而放生则功德最大。
然而,诚能做到佛家所言,确实难度不小。那需要多宽的心量,需要多么深广的慈悲心啊!我想,如果我们能从佛律中得到一些启发,积极拓展自己的心胸,增加自己的包容心,那不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吗?
除了戒杀,五戒十善还包括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佛典中说不仅不能杀生,还不能口出恶言,心怀贪欲,满腹嗔恨,丧失理智,就是说不仅身体不能作恶,内心的一丝丝邪恶念头亦是有罪的。想想吧,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各种心念的此起彼伏是多么的难以遏制!
面对这最严的戒律,我不禁自惭形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