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高考

缅怀高考

标韵散文2025-07-25 13:41:22
高考对你来说或许过去了一年、两年也或许很多年更甚者只是听而已,但对我来说高考仍然停留在昨天。那一年对于即将高考的人来说没有夏季只有冬季和春季,西北风吹的时候与高考的拉锯战开始了,东南风刚要来的时候却已
高考对你来说或许过去了一年、两年也或许很多年更甚者只是听而已,但对我来说高考仍然停留在昨天。那一年对于即将高考的人来说没有夏季只有冬季和春季,西北风吹的时候与高考的拉锯战开始了,东南风刚要来的时候却已经没有了复习的机会,轮到我们毅然决然走上考场的时候到了。那是一段充实的奋斗日子,即使苦,即使累,毕业后总会怀念,因为再也无法拥有那种青葱岁月。
有人说高三是通向高考的阶梯,其实也不全对。高三是离高考最近的前线,那里斗争残酷,那里波涛汹涌,那里所有人都全神贯注。高一的时候高考的嘱托有无限多,高考的距离却离我们无限远。遥望我的高一生活浑浑噩噩的,不知道高考是什么,只知道我会自然而然的走进那所高中,没有希冀,没有盼望,也没有对大学的渴望,那是或许只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上学吧。那时的我一直处于沉睡状态,功课马马虎虎,那是一种糊涂生活。有人说高二是一个分水岭,勤奋的人青云直上,懒惰的人堕落成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勤奋过但是却没有坚持下来,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自制力相对于信念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看到宿舍里别的哥们在学习时我甚至在耻笑他们,现在看来笑而不语的是他们。高二的时候有的人看到了潜在的高考危机,而我却总是装出一副豁达的样子在逃避压力。总想着如果自己考不上大学还有很多路可以走。于是我的生活变得简单,变的好玩,自己的眼光永远移动不到书本上,学习似乎成为了副业,总是以车到山前必有路来安慰自己。
高三的第一感触是所有人变得匆忙,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一份悠闲。高三开学时老师企图用时间和竞争压力将我们牢牢困在书本上,但是懒散成性的我们又怎能一下子转变过来呢,只能被动的接受,跟着别人的节奏走。高三过了一个月我幡然醒悟,原来我是考不上大学的那一类人,听说学艺术能够考上大学,于是我走上了别人眼中的捷径。或许是对大学的渴望,日后的学习也是顺风顺水,那个时候我相信自己,我侥幸的以为自己能够考上大学。现在想来高三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不是取得好的成绩,而是人格的塑造,不管你有多少坏毛病,你都会得到许多改观。哪怕你认定自己真的考不上大学,你也在受别人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内心的反省。和别人相比我的高三直到最后都没能紧张起来,紧张了两个月,成绩也有了明显起色,毕竟时间短,成绩还是不如意。高三的时候每个人的桌面上都堆着高高摞起的课本和教参书,但是每个人的心却没有被隔绝,上课的相互提醒,下课的相互讨教,做了不知道多少张试卷,都成了记忆。当最后大家都争着照相的时候,高考也就来了。大家心里有共同的目标,全班都穿着统一的班服,喊着嘹亮的口号…
高考的失败让我不知所措,几番纠结之后我选择了高四,我觉得上一次是我不够幸运。高四的日子尽管有压力,却仍然非常快乐。因为大家彼此之间有很强的认同感,高考成为了唯一的目标。高四或许只有学习和吃饭,睡觉似乎变得不重要。时间非常宝贵,我们为了能够早点吃上饭,总是有很多人飞奔着冲向食堂。我们经常为了月考的失利而闷闷不乐,经常因为一个汉语拼音选错答案而查半天字典。我们每次答对一道数学大题都非常有成就感,完成一篇英语阅读理解就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文综选择题如果能够全对似乎比吃了蜜都高兴。考试的分数在那时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你考的很惨,你会几天都抬不起头来。想起那时给班里的每个男同学都起了一个外号,很幼稚也很好玩。记得高考的那几天,所有人都一块在一个陌生的教室学习,在一块吃饭,在一块玩,在一块互相安慰,在一块分析考试策略,一块进考场,一块围在班主任身边取准考证。
仍然记得两次高考考完回家的场景,父亲两次接我回家,第一次我将书本原原本本放在墙角,第二次我的书本却一本不剩。高考固然值得关注,需要紧张,但是高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东西是水到渠成的,是一点点积累而成的。人生不可重来,面对挑战我们总是想做到最好。如果把高考当做一场赌博,必须有夯实的基础才能有更大的胜算。
我们回味高考并不是费时间,而是我们自己回想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当我们的脚步渐行渐远的时候,请不要忘了自己曾经奋斗的历程。缅怀高考是为了自我的表达,缅怀的是日子,并不是为了告诫学弟学妹,经验属于自己,属于我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