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黄果树瀑布

感受黄果树瀑布

出纶散文2025-08-10 13:15:06
从贵州返家已逾数日,但阖上眼帘,黄果树瀑布那恍如天外飞来、凌虚而下、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历历在目,那震天动地使远山回响、近峰激荡的怒涛急流声时时响在耳侧。相信每一个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都会惊讶于大自然的
从贵州返家已逾数日,但阖上眼帘,黄果树瀑布那恍如天外飞来、凌虚而下、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历历在目,那震天动地使远山回响、近峰激荡的怒涛急流声时时响在耳侧。相信每一个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都会惊讶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黄果树瀑布带来的无限魅力。
贵州的山并不高大,却是山连着山。空气不甚清朗,正应了“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头一条就让人有了一个深切的体会。后半句“人无三两银”还有待验证。车盘山上下,一会就已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贵州之行,印象最深的不是那风景秀丽的黔灵山,不是那红枫映满湖的红枫湖,不是那温情脉脉的花溪,不是那宝象庄严的梵净山,不是那神奇莫名的织金洞,而是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黄果树大瀑布!诗仙李白当年咏庐山香炉峰的诗句放在这里才是最恰当不过的!
车进景区,高大的牌坊赫然竖立,路旁指示牌上书AAAAA,果然先声夺人,气势不凡。心驰矣!
下车后,遄行数百步,空气中已是湿漉漉的,是清新的水的味道。风中传来阵阵吼声,如虎啸龙吟。转过一段湿滑的山径,眼前一亮,一川银白色的巨涛端端地矗立在面前。仿佛有一只巨手将天地江河直立起来,呼吸似乎一下停止了,耳畔只有隆隆的轰鸣。回过神来,不禁断喝一声:“好——大水!”可惜平日里高八度的金嗓子,此时只若游丝,顷刻间被巨兽的狂吼吞没。这银白的巨龙挟着水雾咆哮着,自天际倒悬而下,不见其首尾,只有震耳欲聋的雷霆与漫天的水汽,令人惊悚。带着浑身的战栗,拾级而下。难怪徐霞客先生至此也不得不惊叹:“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拟甚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人尚且如此,飞鸟又何如呢?我在河两岸环顾几次,都没看到鸟的踪影,大约也被这瀑布的巨响震慑了,只能栖停远处为这人间奇迹唱唱赞歌而已。
头顶艳阳高照,隔着山涧却飘来霏霏细雨,衣衫很快湿透,脚下已细流涓涓。慢说是观景,就是站立,也只能是片刻的。我和游伴们匆匆取景留影,随着人流进入水帘洞。
洞中崎岖难行。洞内时阔时窄,时而巷道深深,时而斗转星移,时不时一道天光透洞而入。原来是洞窗到了,透过不同形状的洞窗,我们也看到了与洞外千篇一律的巨大瀑布不同的景色,或细流凌虚,或匹练悬空。站在谷下,驻步山腰,我们远望了瀑布的壮怀激烈,气吞山河;而在洞窗里,却近在眼前领略了瀑布的多姿多彩、气象万千。顺着人流出了洞,但依然忍不住抛一道道留恋的目光。出得洞来,撑伞的人,脚下湿透,那没撑伞的,就掉到汤锅里咯。
边急行边打理,转身已到瀑布脚下。大约是风向的关系,这里除了说话需大声,水雾倒是少了许多。我静静地站在它的身边,注视着它。它从高高的峭壁上跌落下来,直冲着犀牛潭而去,没有片刻停留,没有丝毫犹豫。究竟有多少衷情,千万年来如此不停地倾诉,究竟有多少忧愁,使这三千丈白发剪也剪不断。自然造化有多少雄浑壮阔令人折服,又有多少神奇人类未曾领略。时光生命竟如这流水一去不返,珍惜眼前的一切,方不辜负这良辰美景。
我重拾前行的脚步,缘径而上。旅行如人生,人生如旅行,且行且看。只是美景是要用心去寻找体会的。每欣赏一处美景,便是一次美丽的际遇。
自然不仅仅是让人观赏的风景,而且是人的老师,是心灵的老师。旅游不只是看山看水,看的更是人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