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肠刮肚 拿身体说事,用器官“整景”,是文人一大特色和贡献,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外国人翻译中文的“心”字至今尚不那么精准,翻译中国的成语则尤为困难。功能... 杂文 2025-10-06 0
这个长假我休息 十一长假,放弃在单位值班的安排,我呆在家里,哪里也不想去,不想外去旅游,不想探亲访友,只想好好的睡上它几天觉,这么多年来工作、生活上的压力时时绷紧着我,令我喘息... 杂文 2025-10-06 0
《单身男女》海量批制方志宏 爱情可长可短,但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找到的是男人中的异类——外星人,不会偷腥,不会移情别恋,即便分手了,爱的永远是我。《单身男女》的故事发生在香港,也正是在这个城... 杂文 2025-10-06 0
坚强的石头 提到写评,内心惶恐、羞涩。说实话至今仍不知道该怎样写诗,更谈不上评论别人的文章了。因为我写诗只是捕捉一霎那的灵感,一瞬间的美妙,一片刻的美丽,尽管意象不丰富,遣... 杂文 2025-10-06 0
越狱第二季 《越狱》很煽情,当然这种煽情有别于中央三台。好莱坞的电影看多了基本会看出这样的模式:故事发生之前,主人公一家好好地生活着,或者主人公的家庭存在某种危机;接下来,... 杂文 2025-10-06 0
由两件小事所想起的 由于要到艺术学校教学,今天一早,我不得不在路上走。刚走到淄河桥上,我就被迎面走来的一个孩子摔停了脚步——那孩子把整个一个烤地瓜摔在了我的脚下。我停住脚步低头看了... 杂文 2025-10-06 0
写给今天的中国人 1、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真理,只有永远从真理中找出的错误或不足。2、中国是一个多病的国家,它的结构很不合理,所谓民主,最后都偏倒在金钱这位美女裙下,利益的勾结,常使... 杂文 2025-10-06 0
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题记---路上我一直在想,二十几年就这样悄然失去,我不知该以怎样的笑颜去面对这一切,又该以怎样的笔触去书写这几十年来生活里那些零碎的散章,我会不会还以那不谙世事... 杂文 2025-10-06 0
车之殇 进入二十一世纪,单元房的客观存在,悄悄地引发了一场住房新革命。一部分所谓的有钱人,一下子牛B的涌住到各个高档住宅小区,一时间让高档小区受宠若惊,人满为患。随着人... 杂文 2025-10-06 0
眠雨 读罢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这八字,是他词风最好的体现。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 杂文 2025-10-06 0
唐僧的团队 央视2套的栏目,曾有一期是讨论企业团队精神的,很有意思。到场的佳宾非常推崇唐僧带领的这支团队,认为这支队伍每个队员缺点不少,但却是最佳组合,充分发挥了每个队员... 杂文 2025-10-06 0
活在当下,行在今日 “活在当下,行在今日”这句话源自道家思想,但其背后深远的禅意对于略显浮噪的现代生活而言,却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如果从变幻莫测的人生来看,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提醒我... 杂文 2025-10-06 0
仅有职场钝感力就够了吗 六、七两月,恰逢高考工作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地行进着。报刊、网络到处充斥着关于高考的种种信息。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等处也相继传来关于孩子高考的讯息。苦读十几年,... 杂文 2025-10-06 0
穿越痛苦的女人更美丽 和许多的年轻人一样,当初我们的相爱也一样。虽然什么也没有,虽然家人皆反对,但我们还是奋不顾身的走到一起。坚信什么都没有我们还有彼此。那已经是‘非君不嫁,非卿莫娶... 杂文 2025-10-06 0
高薪女人为什么无人“爱” 这是一个白领女人的心灵独白:“唉,我已饱经了37年的阅历,37年虽然还不是谈得起人生的资历,但是这37年中我的确体验到了心酸、痛苦和让人必要承受的无奈,特别是爱... 杂文 2025-10-06 0
让人心疼的孩子 萧逸龙,让人心疼的孩子。他曾经是那么傲然卓立,尖锐张扬。高大挺拔的少年郎,背上昂然背着七把剑,每把剑都锐气逼人,就如同它们的主人一样,带着不可一世的傲气的自我介... 杂文 2025-10-06 0
危墙之下 《荀子?劝学篇》中有这么一段: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 杂文 2025-10-06 0
现在才明白 有很多事现在才明白,迟钝了嘛,认识只是停留在媒体和大众共识上,非要自已一旦切身感悟。日本经历了一次集地震、海啸、核辐射特大灾害,着实考验了日本政府的救灾能力,中... 杂文 2025-10-06 0
清明杂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牛童子杏花村。”唐朝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流传至今,但有文化的人都能背诵。清明,是一个祭奠先祖的节日,中国... 杂文 2025-10-06 0
夜半呻吟声 在中国传统的子女教育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母以子为贵”的根深蒂固思想,母亲希望子女长大成龙成凤,一方面溺爱孩子:省吃俭用供养子女上学,自己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务、争钱... 杂文 2025-10-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