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西瓜和吃西瓜

换西瓜和吃西瓜

支吾其辞杂文2026-03-23 12:28:56
夏季的乡村里每天总会来上几趟西瓜车。卖瓜人拿着电喇叭在村里吆喝不大一会儿,便有一些乡邻背着麦子来换西瓜。你换我也换。左邻右舍的乡邻围着瓜车,吃着卖瓜人切开的样品,七嘴八舌地与卖瓜人进行着讨价还价。价钱

夏季的乡村里每天总会来上几趟西瓜车。卖瓜人拿着电喇叭在村里吆喝不大一会儿,便有一些乡邻背着麦子来换西瓜。
你换我也换。左邻右舍的乡邻围着瓜车,吃着卖瓜人切开的样品,七嘴八舌地与卖瓜人进行着讨价还价。价钱讲好后,只要换开头,卖瓜人就等着忙着收麦称瓜赚钱了。
乡邻们背着换得的西瓜朝家走,见了人就会热心地打上一句招呼:“走啊,回家吃瓜去。”
村里已经好几年没人种西瓜了。人们嫌种瓜太麻烦,既得看护,又得卖;一季辛苦下来,还没打工挣钱来得容易。
卖西瓜者也皆是瓜贩子。他们开着自家的机动农用三轮车,把西瓜从几十里外的县城拉到村上,既满足了广大乡邻吃瓜的愿望,自己又挣得一部分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从县城回来的堂姐却说她家住在县城,入夏以来就没舍得吃上几回西瓜。堂姐和姐夫都吃商品粮,两口子每月加在一起可收入两千多元。按说这个收入在当地不算少了,可堂姐却总感到在城里开支太大了,用钱买西瓜,一只就得十多块钱,有时还真有些不舍得。
农家生活虽然还并不是多么富裕,可乡邻们用麦子换起西瓜来却是那样舍得花费。总觉得麦子是自家地里长出的,打下麦子就是为了吃的,没人像堂姐那样精打细算。再说,大家都换,你不去换,人家会说你太抠门,连个西瓜都不舍得吃。
鉴于这种想法,大家换起西瓜来常常是成群结对。直到换瓜者对人们喊:“卖完了,卖完了,明儿个再来。”随后摇响机子,一溜烟地跑了,那些陆陆续续还没走来的换瓜者方后悔来晚了。
我吃着母亲用小麦换来的西瓜,总觉得现在的西瓜没有了以前的甘甜。瓤子虽然红得很,但并不是那种自然的红,好像是用颜色染的一样;那味道比黄瓜稍微甜些,也没有黄瓜吃起来爽口。同村的其他人也和我有同感,都说现在的西瓜没有了西瓜味。
听人说,种瓜人为了早日卖瓜,常常把半生不熟的西瓜打上催红素,这样既可以缩短西瓜的生长期,又可以快速见利。
这话只是道听途说而来,至于可信不可信,还有待于考察。瓜已经被切开,不好吃也得凑合着吃下去。
吃着这不是多么正宗的西瓜,有时候我会把它与时下的网络文学作品联系在一块。一篇文章在网上发表之后,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常常能够激发读者的点击率。点击率高了,也就意味着“换瓜”的生意旺了起来。
你看这篇文章,他也看这篇文章;文章的内容如何,你只有看过之后才知道。你已经进入了这个网页,就意味着瓜已被切开。如果感到文章的“瓜味”还不错,多读上几遍,发些有针对性的评论也是应该的。如果碰到的实在是一个不值得吃的“瓜”,你是吃还是不吃吧?吃吧,烦人口味;不吃吧,花钱买的,扔了怪可惜的。
碰到这样的尴尬,你还真得学学俺的那些乡邻,反正瓜是自家地里的麦子换的,不就是一点麦子吗?你千万别学俺那位堂姐,本来平时就不舍得买瓜,要让她买上一个不能吃的瓜,她又不知怎样想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