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魔盒

青春的魔盒

帝属杂文2026-01-08 10:19:02
按照传统的理解方式,潘多拉盒子是一只充满邪恶的盒子:它在给人类带来幸福和爱情的同时,也带来了瘟疫、忧伤和灾祸。《青春潘多拉》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谢倩霓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她用“潘多拉”给自己的小说命名,
按照传统的理解方式,潘多拉盒子是一只充满邪恶的盒子:它在给人类带来幸福和爱情的同时,也带来了瘟疫、忧伤和灾祸。《青春潘多拉》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谢倩霓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她用“潘多拉”给自己的小说命名,显然有着多重的寓意。那么,作家捧出的这只“潘多拉盒子”,究竟又给广大读者带来了什么呢?
继《喜欢不是罪》之后,谢倩霓更多地把笔触放在了对青少年生存现状的关怀上。《青春潘多拉》也不例外。以陆歌吟为主的青少年们,显然是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幼稚,他们年轻,他们单纯,所以,他们应该是快乐的。但是,他们不快乐,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甚至来自同学们中间的各种各样的压力、矛盾和冲击,任何一丝波动都足可以带来微澜并掀起一场风暴。
作为一部关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长篇小说,对青少年生存境况的人文关怀,是这部作品着力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谢倩霓无疑是成功的——她对青少年心理活动的把握和言说,细致入微丝丝入扣。刚刚进入高中校园的高一女生陆歌吟,面对破裂的家庭,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班级和新的同学老师,她该怎样应对如此复杂的环境?如果说,来自同学们之间的误会和嫉妒只是一根导火索的话,那么,家庭环境所带来的变故和影响,就无异于一个暗藏的炸药包,只不过,炸飞的是青少年们的快乐,炸飞的是他们的单纯和无忧无虑。谢倩霓曾经在某次座谈会上,对现在学生面临的环境表示深切的担忧。她认为,现在的青少年不仅有学习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麻烦,而且,诸多社会负面的信息也困扰着他们。正是出于对青少年生存现状的担忧和关怀,我们的作家才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笔触探进了他们年轻的心灵。
一部优秀的小说,肯定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这部小说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当读到沈香香在某种欲望和嫉妒心理的驱使下,故意攻击、中伤陆歌吟,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地给陆歌吟制造障碍,这时候,你会不禁为陆歌吟感到委屈。我相信,所有的读者都有可能同情陆歌吟,甚至为她抱不平,但是,你无论如何都不会恨沈香香,包括鞍前马后替沈香香火上浇油的瞿竞之流。你恨不起来。他(她)们也有委屈和痛苦。沈香香出身条件好,但畸形的家庭关系同样给她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及至在竞选班长失利之后,那种不平衡的心理,就成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一颗邪恶的种子。这颗邪恶的种子驱使沈香香不无恶意地揭了陆歌吟内心深处那道永久的伤疤:陆歌吟的母亲闹网恋,喜欢上了一个23岁的男孩,抛夫弃女而去——这种无情的揭露,远大于平时的刁难对陆歌吟带来的伤害。最终,陆歌吟用一把美工刀和鲜血结束了这一切:她试图用鲜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她试图用鲜血来保护自己那颗脆弱的心!但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作家仅仅是借助这把小小的美工刀和年轻的血液来告诉所有自以为是的家长和老师,告诉学校,告诉社会:他(她)们是脆弱的一群,他(她)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近年的长篇小说创作,重故事情节而轻艺术品质,几乎是不争的事实。而谢倩霓却可以做到雅俗共赏。也就是说,谢倩霓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创作密码:介于纯文学和流行文学之间的第三种写作。不难发现,不管是最早的长篇《不说再见好吗》,还是到最新的《喜欢不是罪》、《青春潘多拉》,作家都给我们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语言流畅且不乏质感,而隐藏在故事后面的,则是一丝丝的痛,一丝丝的欢乐,一丝丝的困惑和迷惘……
对青少年生存境况的深切关怀,迫使作家打开了这只“潘多拉盒子”。显然,我们的作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她没有告诉我们,现在的青少年究竟应该怎样来保护自己?作家没有找到答案。换言之,作家也不可能找到答案。这使得这部作品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但我们无法也不能以此来苛求我们的作家——因为,这不仅仅是摆在谢倩霓面前的一个难题,而且是摆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是摆在“国家”这个庞大机器面前的一个难题。

2007-2-2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