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坛趣间之十二·周邦彦与李师师
很多人知道周邦彦不是因为他的词,而是因为他同李师师,宋徽宋赵佶的“三角恋”的故事。这段“三角恋”故事,首载于宋朝张端义的《贵耳集》,描绘得有声有色的,十分生动。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周邦彦当时与名妓李师师
很多人知道周邦彦不是因为他的词,而是因为他同李师师,宋徽宋赵佶的“三角恋”的故事。这段“三角恋”故事,首载于宋朝张端义的《贵耳集》,描绘得有声有色的,十分生动。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周邦彦当时与名妓李师师相好,可是风`流皇帝赵佶听到李师师的艳名后,置六宫佳丽于不顾,经常微服出宫与李师师相会。有一次,周邦彦正与李师师相亲昵时,突然皇帝赵佶大驾光临,周邦彦急忙躲到了床下,他大气都不敢出,忍受着心上人与别人调情戏谑,心中无比痛苦。第二天,他作了一首《少年游》,送给了李师师以表心迹,词是这么一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描述了那天晚上皇帝为师师剥桔子等暖昧行为,充满了醋意。不久后,赵佶再次光临,听到师师唱此词后很是生气,得知是周邦彦所作后,便立即将周邦彦革职出京。几天后,赵佶又去找师师,可师师却给周邦彦送行去了。赵佶醋意又作,等师师回来时,赵佶生气地说道:“你去哪里了?”师师俺面而泣,道:“臣妾得知周邦彦犯了罪被赶出京城,特去为他送行。”赵佶冷笑着说:“不知道今天,他又作了什么词?唱给我听听!”师师抹去泪痕,慢展歌喉唱了这首《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此词章法曲折回环,主题虽为咏柳,但写的却是离愁别绪,人与物,情与境,浑然为一体,“绮丽中带悲壮”,再经过师师这美喉演唱,赵佶顿觉悠扬悦耳、酣畅淋漓。皇帝到底也是位精通音律的艺术家,听到如此美妙的词曲,心情立刻转怒为喜,夸赞周邦彦是个难得的人才,并立即赦免了周邦彦,“复召为大晟乐正”,周邦彦成为了专门为皇帝填词的人。从此这两位情敌化干戈为玉帛。
这段故事广为流传,可是王国维先生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却认为周邦彦在徽宋继位时,已年近六十岁,不可能与二十出头的皇帝去争风吃醋。但人们还是在津津乐道着这段“三角恋”的故事,甚至将宋江也扯了进来,说宋江当年想招安,走的就是李师师这扇“后门”,李师师成了联系宋徽宋、周邦彦、宋江的桥梁人物,青楼呈现出了富丽多彩的皇家、文人、江湖侠客文化,上演一出出幽默风趣的闹剧。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