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解秘:论李纨(浪说红楼二八)

红楼大解秘:论李纨(浪说红楼二八)

通古达变杂文2025-12-19 22:30:14
一、略论李纨的出身和修养别看李纨在书中的表演特别多,这个人物形象,却并不容易理解。甚至,直到动笔之时,我依然不能把握曹公笔锋的具体指向。比例说,如果是批判、讽刺;那么,这个显得如此规矩、亲善的乖女人,
一、略论李纨的出身和修养
别看李纨在书中的表演特别多,这个人物形象,却并不容易理解。甚至,直到动笔之时,我依然不能把握曹公笔锋的具体指向。比例说,如果是批判、讽刺;那么,这个显得如此规矩、亲善的乖女人,曹公怎能忍心来批判、讽刺呢?但显然,书中几乎又没有丝毫的赞美。你可能要说,曹公不过在写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向。话虽如此,但曹雪芹不可能没有思想和观点。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这个问题先放下;最后一起来归纳。
倘单说李纨这个角色,就很奇怪。按说,倘把贾赦的“那边儿”,画到圈子以外;只以贾母、贾政、王夫人这一支来说;李纨,就应该是荣府的嫡长妻;虽说她年青守寡,但身后却有贾兰这条嫡长重孙的总根啊,是吧?何况,做为娘家的金陵李氏,也并非平庸之族;其父李守中,曾任国子监祭酒,那可是相当显赫的职位。这就是说,荣府的各代当家人,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来轻视李纨、贾兰母子这条嫡系的总根。但我们却见李纨在府里,貌视并没有嫡长妻的势威。这些现象,就比较费解;很不附合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家法常识。那么,曹公不是写实的么?他也不可能视这种常识而不见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结果呢?我们还是一步步摆出事实来分析;最后,给个比较合情合理的结论。
以《红楼梦》博大精深的内涵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来看,放着谁来写,都会头疼的;但并没有难住曹雪芹。他的写作,还显得十分随意;一旦逮着机会,就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介绍。第四回,原本主要是写贾雨村乱判葫芦案的;因在开篇,林黛玉初到荣府,就得想办法先安顿好她。曹公说,黛玉,由李纨带领,就跟着贾氏诸艳等一帮姐妹,在府里诵读、做些针线度日;故除了老父之外,也没有什么大的牵挂。黛玉,暂时这就安宁了下来。
因书中又一次出现了李纨;接着,曹公借机介绍了她。李纨,字宫裁;她是贾政、王夫人的长子贾珠之妻;贾珠早亡,尚留有一个五岁之子,就是贾兰。李纨,也即书中宝玉、探春、贾环的寡嫂。通过书中对李纨的介绍,我们能知道李家的大概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信息:
其一,李纨出身于金陵名宦之家。她的父亲李守中,曾任国子监祭酒。
其二,父亲李守中对李纨,自小以封建礼教的标准来严格要求。
其三,李纨自小所读之书,有《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
其四,读书认字以来,她只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只以纺绩井臼等家务为要。
其五,目下,李纨虽青春丧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另外,就是陪着几个小姑针黹、诵读而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信息中的一些主要概念。
所谓国子监,即封建时代,朝廷设于中央的最高教育机关;是掌管教学、考试、典籍编修等诸务的文化枢纽机构;具有相当于当今之教育部、宣传部、组织部的某些相关重要职责。祭酒,即封建时代中央部门的主管;大约四品上下。所以说,李纨之父李守中,可以算做朝廷中央的文职大员;地位比较显赫。
所谓《女四书》,即封建社会教育妇女的四种教材书,分别是:《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其中之《女诫》,是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所作;之初,班昭原本主要对自己的女儿们进行封建道德教育;之后,在各朝各代,就被做为妇女教材。其中之《女论语》,是唐朝女学士宋若莘所著;文体为仿效《论语》的问答体;基本的内容,还是封建社会的妇道标准,即三从四德之类。其中之《内训》,相传是明朝第四代皇帝、即明成祖朱棣之文皇后徐氏所编著;主要用来教育皇宫中的宫女之用;徐皇后,就是明朝开国统帅徐达之女;据说,她颇有见识。其中之《女范捷录》,据说是明末儒学家王相之母刘氏所作;其主要内容,宣扬妇德、节烈、贤良等儒家的“人治”观念。
所谓的《列女传》和《贤媛集》,更不消说,一看书名,就略知大概。虽说传其为西汉刘向所作,但其实由后人增加、杜撰、编造的成份很大。其中所谓的史实,大多是是而非;其内容,多是从历史中挑选一些“有名望”的妇女之守礼、循道、殉节的“感人”故事,通过加工之后编出的谎言居多。《红楼梦》的开篇,曹雪芹即借贾宝玉之口,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宝玉那句“古来之书,除四书外,杜撰的也太多了;偏我杜撰不成”。
李纨所读的这几本书的内容,在中国的流传十分广泛;影响极其深远。以《女四书》中四本书的成书历程来看,从东汉至明末,时间跨度约为一千六百多年,真可谓源远流长。客观地说,其中,除了丁点的持家、贤良、和睦、勤俭、尊老爱幼等思想,有些可取之处、有一些积极的意义之外;其余者,主要是宣扬封建极权社会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守节殉道的垃圾思想。一句话,就是叫妇女“学乖”自甘贱人。自来的中国,真是奇怪;一边不停地要妇女学乖,却一边不断地骂她们为贱人;最终,连“贱内、贱妻”的自谦,都变成男人品德的一种光辉。因此,以中国的历史观照,这些书籍,对中国妇女之身心和灵魂的歧视、压迫、凌辱、毒害,又是何其深广和残酷;真可谓一本中国历代妇女之“血泪史”。
我想,曹雪芹做为一个“叛逆型”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兼文学家,他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流毒和流行根缘。但他又是一位冷静的大师,也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可取之处。所以说,这些复杂因果的交织互动,可能就使得李纨的形象,让读者并不大容易理解。闲言少叙,我们继续分析。
二、略论李纨的性格特征
从上节的一些信息来看,李纨,她应是一位封建社会的贤良淑女;跟宝钗差不多吧。她从小遵从妇德、修女工、以家务为要。青春守寡之后,虽然还生活于富贵丛中,但如同一个死人;只好、只能寄希望于独子的成器成龙;平时,她就陪伴小姑们做些家务。作者在介绍李纨之时,出现了一个词:槁木死灰。这是一个很难听的,形容人的形象、精神状态和处世态度的词语。所谓槁木,即指枯死了的废弃树枝;所谓死灰,就是火灭焰熄之后,余下的冰冷的灰烬。如果一个人形同于此,不知还有何生命力可言?晃忽之间,我们就能感觉到,李纨真像是被“灭人欲”了。
然而呢,人欲,果真能够消灭的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