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人生启示
在中国古典是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是一部男人的书!大凡成年的男子都喜爱读三国。不过我读三国是从初中就开始了。初读三国,那时还真有些被书中的故事迷住了。关羽的义气千百年成了男人心目中的典范,甚至被后来的统
在中国古典是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是一部男人的书!大凡成年的男子都喜爱读三国。不过我读三国是从初中就开始了。初读三国,那时还真有些被书中的故事迷住了。关羽的义气千百年成了男人心目中的典范,甚至被后来的统治者所利用,被封了神。张飞的傻猛鲜活个性,诸葛亮的高超智慧和谋略;周瑜的英才早逝等等都让我着迷,爱不释手。三国绝对是一部好书。我对三国的偏爱可以说多少年来从不改。每年要细细地品味一遍,百看不厌。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三国,突然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不单单是一个故事了。三国之所以成为古典名著,除了故事的精彩,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让人品味人生,品味一些做人的道理,这才是书中奥妙之处。
三国最成的功的一个方面就是写人物,每一个人物都个性鲜活,有血有肉!但在写人物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做人做事一切都不能“过度”。过度了,本来是好的也会变成坏的。这是我读三国从中得到的一点体会。
曹操:可以说是三国中最成功的政治家,最有才气的文学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就这么集各种优点于一身的人物,却也有着致命的缺点!小说中在描写曹操的个性时,第一个就是写他一生的大手笔:“官渡之战”!可谓是把一个有胆有谋的军事家写得活灵活现,但他的致命弱点“多疑”,写的是最多的地方。诸葛亮在多次与曹操的较量中都充分利用了他的缺点,就连傻张飞在长板坡都知道利用疑兵之计使曹操上当!“多疑”最终藏送了他的生命,这不能不让人有点扼腕惋惜!他有偏头痛,但在当时,华佗是唯一能救他性命的人!当华佗要给他开颅做手术时,他当时就疑心华佗有意害他,以致最终把华佗扔进大狱!死在狱中。同时也宣告了曹操自己的死期将近!读到书中这段时,我不禁感慨,这样一位英雄,却偏偏生性多疑,如果没有这个缺点,再多活几年,历史是否可以改写呢?
小说中另一个男主角关羽。大英雄吧?过五关斩六将,割骨疗伤。多大的义气,多大的英雄气概呀!在当时的三国里,关云长可谓是大大有名。正是这样的一位人物,也有缺点,狂!目中无人!最终导致败走麦城,留下千古遗憾!关羽不是天生的狂,是在他出名后才变狂的。朋友们的体会如何?是否想到自己呢?读史以鉴,一个人处身立世,不论你有多大的才气,获得多大的成功,谦虚待人待己,你会一直成功下去,否则可能会像关羽一样败走麦城!
小说中的周瑜,周郎!年少有为,意气风发。赤壁之战在历史上真实的事件是他独立打下来的。赤壁之战中对诸葛亮的描写都是虚构的,就连草船借箭这样事都是周瑜做出来的,而非诸葛亮。在描写赤壁之战时,小说之所以写了那么多关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是从小说的角度来突出这个主要人物罢了!就这样的一个有才气的年轻军事家,偏偏气量狭小!眼中容不下比他智高一筹的诸葛亮,最终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我真觉得不值啊!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啊,而且还大有人在。朋友们,如果你们有这样的缺点,如何去面对?
诸葛亮:小说的第一男主角!羽扇冠巾,智谋超人,忠心耿耿,为了刘备老死而后矣!这样的人好像没缺点了吧?我说他有缺点!他的缺点是聪明过头,不识实务!他刚出道时,他的老丈人就说他“生不逢时”。这个道理他可能也懂,但他偏不识实务。梦想着帮刘备实现霸业,统一全国。六出岐山,最终以累死的结局告终!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梦想,但要客观分析事物的存在价值和可行性,而不是一意孤行地去追求毫不现实的梦想!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描写个性完美的人物不多,我认为赵云算是其中之一吧!而张飞却是一个极端的人物,缺点是对下属太过残忍!喝了酒爱打骂士兵,最终也死在这上面!张飞的结局正应了那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而赵云则不然,赵云在三国中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军事家,有勇能谋!忠义耿直!在三国所有战将当中,论勇,赵云仅次吕布,排名第二,论谋则胜于吕布,所以在三国中,战将的头把交椅应当属赵云。这样一位大将,他的威名应胜于关羽和张飞!功劳也不比关张小!刘备和诸葛亮都喜欢赵云,甚至刘备直呼子龙为四弟。但赵云做事卖力,做人低调!比起关羽的“狂”、张飞的“暴”则更显大英雄气节。他虽功高,但从不与关张争功,他清醒地知道,刘关张是三位一体的,他充其量排老四,所以每遇到功劳,总是谦让于关张!这也是他能与关张和睦相处的原因吧?就是这样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谦与让人的美德,最后得以善终!值得朋友们借鉴呀!
孙权:在三国中,对孙权的描写不多。但是孙权也是值得学习的一个人。他比诸葛亮会审时夺势,虽割据一方,却无扩疆之野心。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三足鼎立,保住父兄遗业是他最主要的任务。他不愿主动发动战争,使吴国百姓安居乐业。他知人善用,从周瑜,到陆逊,到吕蒙。他所启用的都是年轻将领,而且一旦启用,绝不怀疑他们的才能。这点上也比诸葛亮强。诸葛亮启用马稷,大意失街亭!诸葛亮用姜维,姜维只会一味地沿着诸葛亮即定的方针走,不会变通。都说明诸葛亮虽自己是天才,但在识人用人上不如孙权。正是由于孙权的知人善用,审时夺势的能力,使吴国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那些正当领导的朋友们如何看待孙权其人?能否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以上是我读三国的一点浅薄见识,评论不周请多多见谅啦!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