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起到反腐倡廉作用吗?

教育能起到反腐倡廉作用吗?

争路杂文2026-05-12 15:08:52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发,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实施纲要》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发,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实施纲要》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上的决心。《实施纲要》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腐败源于权力,权力诱发腐败,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做到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那就是《实施纲要》中指出的教育是基础,法治是保证,惩治是手段,监督是关键。今天本人不揣浅陋,仅就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理想信念教育是基础的基础
教育是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基础。只有把握住教育这个入口关,才能最有效地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理想信念教育又是基础上的基础,源头上的源头。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源头不放松,加大力度,提高教育效果。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那么他就如同生活在混混沌沌的远古世界里,不知从那里来,也不知到那里去,最终糊里糊涂的死掉以轻心。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覆灭就是最好的佐证。清朝之前的中国,以泱泱大国的地位屹立于世界之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个个“殊勋炳世间,直声满天下”,世界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因为中国文明起源较早,很多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如倍受人们推崇的老子之说,孔孟之道等,都对人的理想信念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进入清代以后,世界各国受革命文化的感染,人的思想也非常进步,非常积极活跃,西方社会的掘起也就顺理成章。而此时的清王朝依然抱着秦始皇他老奶奶的脚不放,十几个皇帝没有一个具有远大的志向,只知道给自己修坟墓、建园林,国家税收的1/3被花在了这上面,连号称康乾盛世的康熙、乾隆陵墓都花掉了4-10年全国的税收收入,造成全社会人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官员们贪桩枉法,贪污腐化之风达到极至,出现了众所周知的“三年州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怪现象,最后不得不签下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中国人民在经历了许多年的苦苦探索之后,才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理,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党员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正确认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才能做到淡薄名利,无私奉献。否则,他们就会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子女关面前丧失原则,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廉政文化教育是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措施
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腐败行为的背后有腐朽文化在支撑,腐朽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延续,早已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在一些人的脑子里占据着重要位置。腐朽文化讲究的是吃喝嫖赌、贪得无厌、醉生梦死。以自我为中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愿意听取反对意见,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监督,天是老大,我是老二,什么党规党纪、国法制度统统搁置脑后。廉政文化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它就是要坚决摒弃腐朽文化带来的危害,彻底肃清腐朽文化产生的流毒,使深陷其中的人悬崖勒马,幡然醒悟。通过廉政文化教育,使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惩防并举的方针,自觉接受纪律约束,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使党内空气得到净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还日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单位不注意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无论从今天或着从历史上来看,廉政文化教育都是必要的,而且必须是自觉接受教育加上强制性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干部少犯错误,逐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使我们的经济建设在健康的大道上阔步向前,创造出悬日月,塞天地的光辉业迹。
三、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能起到有力的保证作用
一个党员干部要做到拒腐防变,要耐得住寂寞,抗得住歪风,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就必须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成为有高尚情操的人。道德教育在“惩防体系”中能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决定了这个人的本质优劣,而道德教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品格。道德教育的基础是要干部们坚持学习,只有通过艰苦卓绝的学习才能不迷失方向。在清朝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总督张之洞,他一生坚持学习,所以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义,而另一位官居极品的中堂李鸿章却是终日研究投机钻营之术,最后卖国求荣,逼迫光绪黄帝签下了出卖国家的不平等条约,成为历史的罪人。老百姓常说一句话,叫:“浪子回了头,犹如鬼变人”。通过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道德教育,可以使一部分被群众称为恶霸的党员干部迷途知返,由人民恐惧的“恶鬼”转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对党员的道德教育,早在建国前夕的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就深谋远虑的在《戒骄戒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一文中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即是党性的要求,又是思想道德的表现,有了这些良好的精神道德作保证,我们的党员干部才能做到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才能真正树立起公仆意识,严于律已,两袖清风。把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群众、理解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在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做到豪不利已专门利人,绝不能沾光的事跑在群众前面,吃亏的事落在群众后面,如果这样的话,人民要你们这些败家子干什么呢?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对《实施纲要》的学习不深、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