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近几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针对西方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在中国的盲目泛滥,提出要保护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近几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针对西方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在中国的盲目泛滥,提出要保护中华传统节日。其建议主要为三方面: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假日;重新命名或修改相关节日;重视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全国人民热情关注和政府高度重视下,传统节日放假已指日可待;而吁请设立中华母亲节(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修改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9月28日)等建议也得到大多数国人的支持;而去年韩国人抢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成功,更是刺激了我们的神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校研究决定,把中华传统节日列为校本课程以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加强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增添新的内涵。毫无疑问,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可以说,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可以说千年来一脉相承。
细细探究,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绝大多数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有的则与数字微妙地联系在一起。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到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从而突显其民族性。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此后,我们可以看到,凡出现和谐发展环境的社会,其传统节日则彰显丰富多彩。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音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对后来的历史影响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为今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喜庆,举国同歌,世界各地华人共舞,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强烈再现。
这里所介绍的主要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今天,通过这一校本教材,如果能使炳辉中学师生对中华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能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则实现了我们制定编写这一校本课程及教材的教学目标。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又给以热情鼓励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黄红梅女士婉约词之点评
下一篇:保护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