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

沾赐杂文2025-08-02 02:26:06
“贾平凹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鬼才。”这是作家孙见喜在给贾平凹作传时说的。不错,贾平凹是中国文坛上少有的鬼才:他精通书法、绘画、篆刻等等,同时,也是他从“最清纯的作家”到“最低俗的写手”的转变。他的这个转
“贾平凹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鬼才。”这是作家孙见喜在给贾平凹作传时说的。
不错,贾平凹是中国文坛上少有的鬼才:他精通书法、绘画、篆刻等等,同时,也是他从“最清纯的作家”到“最低俗的写手”的转变。他的这个转变,就是从他的《废都》开始的。
《废都》刚出版,就遭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有人说它是现代版的“金瓶梅”,但也有人说它是现代版的“红楼梦”;有人说贾平凹就是庄之蝶,庄之蝶就是贾平凹……但不管读者或其他闲杂人如何去评价《废都》,它还是一往如就的在1997年获得了法国女评委外国文学大奖。对于贾平凹,他没有去在乎外界或好或坏的评价,他什么也没有说。因为他觉得说什么都是读余的。因为他相信读者的眼睛是明亮的。所以他沉默——沉默是金。
最早接触《废都》,不应该说是听说《废都》这本小说,是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那是一个叛经离道的老师,郁郁不得志的样子。那是他几乎成了我们的偶像,因为他读了许多的书,他知道我们不知道的许多东西。他给我们介绍了《废都》,但他却不准我从他那大大的书架抽走它,其他的什么书都可以。我迷惑,他只是说你还小。
《废都》纠缠着我年少轻狂的心。直到上高中的时候,我才在一次书展上,费尽心思从书商手中神神秘密的搞到了一本盗版的《废都》。他还一再说:“这是一本禁书,要我小心点。”虽说这是一本错误百出的,也没有结尾的《废都》,但我还是看得全神贯注——一口气的,偷偷摸摸的读完。读完这本《废都》,有两件事纠缠着我:一是庄之蝶的命运沉浮;二是不明白为什么书商要说这书是禁书呢?难道中国现在还有禁书之说吗?
2003年在云南的某书店我终于买到了一本正版的《废都》,那是千真万确的正版。我欣席若狂,一口气读完,却又在为庄之蝶的命运惋惜,为唐宛儿的生死担心。之可惜,这部《废都》被人借走,竟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曾也寻觅,总也无法找到一部令我心安理得的《废都》。
《废都》是以庄之蝶的生活为主要线索的:他是一个获得一定社会地位的知名作家。但他却与唐宛儿、阿灿、柳月、牛月清四个女人纠缠不清,说了他与西京中的其他三个“文化精英”是如何堕落成“文化闲人”的。反映的是“废都”——西京——一个价值失横,物欲横飞的文化废墟的,那是一个无法挽救的“废都”,是一个仍人失望的“废都”。它也反映了西京的文化、经济、政治、宗教及市井民间的广阔社会现实。却又以庄之蝶的出走,火车站的中风嘎然而止,给人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深思。
中国的大学者孟子说:“食,色,性也!”在不同的场合,这句话会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人也会对其作出不同的诠释。而我现在却要把这句话说在贾平凹与他的《废都》上来。是因为《废都》的太多的争议及它不同的解释。
在《废都》中最受争议的是其中的男女性爱的描写。不管是庄之蝶与柳月,阿灿,还是与重中之重的唐宛儿。虽说贾平凹有意的用“口口口(作者删去xxx字)”的样式来掩盖,可艳情的负面影响还是让许多人无法自拔(其中就有曾经的我),对其中的某些情节浮想联翩。很多人就指出:正是这艳情的描写,让这本本应优秀的小说失去了色彩。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正是这些艳情的描写,把小说的主题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如果失去了这些描写,贾平凹要表现的主题就不是这样了,《废都》也将是另外一部书了。也或许应该说就没有《废都》这本书了。因为这并不是贾平凹有意在写艳情,为艳情而写艳情;而是在为故事情节,为人物,为主题在痛苦的写“艳情”。因为人物的命运让贾平凹不得不写“艳情”。
先从《废都》的主题来看:一是小说的主题需要。贾平凹在其中大写特写“艳情”,是因为他要借短暂的精神麻木与肉体的快感来让庄之蝶“文化的休克”,而不是“文化上的复苏”,是要让庄之蝶一样的“文化精英”的无法自拔的堕落成为一个个“文化闲人”,让一个价值失横,物欲横飞的“废都”式的文化废墟的西京展现给读者。把西京的文化现实——其实就是当时中国的文化的现实披露出来,引起读者或文化人的思考与深思。西京,就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文化的缩影。贾平凹要表明:西京的文化在堕落,其实就是中国的文化在堕落。因为中国处在一个新旧的交接,生与死的转化。如果转得不恰当,也会与庄之蝶一样成为一个废人。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所谓的艳情的描写,《废都》的主题表达就不会是这样的,也许贾平凹就不会写这样的《废都》了。这是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一个深思,一个担忧。所以所谓的艳情,只不过是小说的一种表现手法,是贾平凹为了表达小说灵魂的一个道具。二是从人物的本身来说的。不管是庄之蝶,还是其他如龚靖元等的三个文化精英虽说他们在西京都是有了一定地位,有了有所成就的名人了。可他们也还是人,还是一个个平凡的人,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大罗神仙。他们也还是与普通人一样:是有血有肉的,食人间烟火,也是有肉欲,有物欲的人,他们同样也会为女色所动的。他们也不会是“水浒”式的英雄不近女色的。如果他们也想“水浒英雄”一样,那贾平凹就要写“水浒”式的小说了,也就理所当然的没有了所谓的艳情了。食,色,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连食,色这样的性情也就没有了,那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也就没有了什么意义了,与没有情感的石头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废都》中的所谓的艳情,那就不会奇怪的了。因为人是有七情六欲的。
再从作者贾平凹的角度来看:在写《废都》的时候,贾平凹也被世俗的事缠得痛不欲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的贾平凹也处在一种迷茫、徘徊的状态。他不在满意他以前的写作方式,不想让自己永远只属于那个只会写农村的那些事儿的作家。因为他在受到读者或是其他闲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他想要给自己转型。可他又不知道如何去转型。他在苦闷,在迷茫。甚至是找不到了方向。他对中国当时的现状作出了思考,对中国的文化作出了深思。他的灵魂在受到了考问,在受到折磨。所以,他想对现实作出一中另类的批判。所以,他就躲到了西安的的户县思考,深思,开始写《废都》。二是当时的他被婚姻的事折磨的浑身是伤——一个与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妻子要与他离婚,是因为怀疑他们的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