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都不下基层”的女博士错在哪里?
“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8月3日在新浪微博上发出的内容。(08月08日中国青年报)。
“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8月3日在新浪微博上发出的内容。(08月08日中国青年报)。
可以相见,女博士此言一出遭到的批评、受到的指责,是何等的激烈、何等的尖锐、何等的猛烈?实际上女博士说的这句话是一句大实话,是许多人在悄悄地做,但却从不形之于言的事情。这位女博士只不过是那位说破了“皇帝的新装”的孩子。由此看来,这位女博士是一个率真的人,是一个本色的人,是一个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没有什么城府的人。她不知道有些事是只能做不能说,有些事是只能说不能做,有些事是不能做不能说,有些事是又能做又能说。她是怎么样想就怎么样说,不仅怎么样想就怎么样说,而且还把它发到微博上,把心里话变成了“公开信”,这怎么会不引来网友的吐槽?怎么不引来舆论的抨击?要知道,象这种“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的事就是只能做不能说的,这也是社会运行的潜规则呀!哪怕你是说的肺腑之言,哪怕你是说的铁的事实,只要你说的与表面上流行的话语体系不一致,与我们在公共载体上表达的思想不一样,说出来就是火,说出来就是祸!你就要有面对舆论批评、面对组织教育的勇气!
其实,笔者非常理解这位女博士的追求,她一个农家孩子读到了博士,个人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吃了多少的苦头自不必说。家中投入了多大的成本,寄予了多大的希望也自不待言。但是,在目前的这种社会现实面前,如果女博士毕业后到国家级贫困县工作,到最基层工作,别说她在学术上、在事业上难有建树,她求学这么多年的经济投入难以获得合理的回报。就是本人、家人和亲友心理上的挫败感也难以承受。因为,当下的中国,大家都以当大官、挣大钱、做大款、当大腕为人生追求,为成功标志。你书读得再多,你学历再高,你水平再好,你就学的学校再有名气,但是,如果你没留美赴欧、没大城市、大机关谋得官位,没有成为大款、大官、大胸襟,不仅不会有人崇拜你、赞美你,还会有人鄙视你。不是有北大毕业生月薪7000其父亲还觉得丢人吗?因此,大多数人读大学、读硕士、读博士的目的就是为了留美赴欧,就是为了在大城市、大机关囤住身、扎下根。谁还愿意回到那又穷又破的小山村?而且如果她真的到了国家级贫困县、到了最基层工作,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份发挥其才干的工作?在一些地方,正经八百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如果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没有深厚的人脉关系,要找到一份能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工作还真的非常不容易。因为当地那些有文凭无知识、有学历无文化、有背景无本事的“八旗子弟”已经占据了那些财政编制、事业编制的岗位。所以,有背景、有人脉者读书是为了留美赴欧,是为了在大城市、大机关安身立命。没背景、没人脉者更是想通过读硕士、读博士“脱离基层”。
只不过大家在这样做时都是悄悄地进行,甚至在面对记者、面对镜头时还要高姿态、唱高调:服从祖国的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最贫穷的地方、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就象那些腐败分子一样,在会议上、在媒体上、在公众场合,在群众面前都是高喊要加强廉政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不为权力所动摇,不为美色所迷惑,不为金钱所左右。然而,私下里却不放过一切贪腐的机会。有时候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贪腐。没有哪一个腐败官员在案发前不是正襟危坐,不是一身正气,不是廉政模范。更没有哪位贪官在腐败时公开说,我要贪污、我要腐败!所以,就有了“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宝森”的民谚。
因此,笔者认为,这位女博士的想法、说法都没有错,错的是她不该这么直白地把自己的看法、想法说出来。她应该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在公开场合、公共载体上大表到基层去、到贫困地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决心,而在私下里削尖脑壳钻路子、找关系留在大城市、大机关!那样就是面子顾了,实惠得了;形象有了,梦想实现了,那是多么美好的结局啊!只是大家都这么做,我们国家的崛起在哪里?我们未来的希望又在哪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今做良母,就学七八十年代的村妇
下一篇:希望与乐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