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赛第五期】牵手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幸福着你的幸福……,”再次聆听苏芮演唱的《牵手》,优雅的歌声和浑厚的曲调,心里数落着耳熟能详的歌词,一种亲情一种感动又一次从... 散文 2025-09-04 0
盼雨 秋已经很深了,可雨却一点也没下,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没有了秋雨,天也变得十分燥热,闷闷的像一个大蒸笼一样,也不知往日张狂的秋雨都躲到哪里去了?清晨,走在郊野... 散文 2025-09-04 0
落梅如雪 就这样一个凄艳的瞬间——梅,你的飘落,静静地揉痛着我的心。我想那飘落的刹那尘埃掩映处定是一缕如冰般灵洁的魂。在那一瞬,我有伸出手指抚摸那无法眼见却让我又如此心仪... 散文 2025-09-04 0
黄果瀑布珠帘长 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一张亮丽的名片。在看过黄河壶口瀑布、九寨沟的诺日朗瀑布以及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瀑布之后,黄果树瀑布吸引我前往的魅力,在于徐霞客的描述。400多年... 散文 2025-09-04 0
零落的记忆 人的记忆总是片段式的,往往因为外境的作用而激起内心的涟漪。事如春梦了无痕,经过一段时间仍然留存于心中的那份回忆或许是最真实也是值得记录的。国庆的八天,五日飘荡在... 散文 2025-09-04 0
儿子回来了 儿子明晨六点即将到家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不能入睡。将近一年没见面了,思念之情总是挥之不去,无法排解。总算明天要见面了。想着明天儿子出现在我面前的种种情景,激... 散文 2025-09-04 0
我是一株含羞草 我是一株含羞草小小一株含羞草自开自落自清高她不是存心骄傲只为了只为了美丽情操小小一株含羞草自怜自爱自烦恼她只愁真情太少不知道不知道青春会老……我是一株含羞草。我... 散文 2025-09-04 0
拾草火 蛏头沽有600年历史,做饭燃料一直都是“草火”。小时候听老人讲,早年村四周均生长芦苇。不过,到我少年时代,即30多年前,村边都是水汪子了。烧惯草火的乡亲,只好到... 散文 2025-09-04 0
读《台港名家散文自选丛书》 上我忘记了是刚刚进入新世纪的那一年,我去锡林浩特的锡林大街的新华书店,看见了柜台有卖特价书的,在那些不值钱的书堆里有几本淡蓝色封面、设计大方素雅的书,分外夺目,... 散文 2025-09-04 0
瞎了你眼窝 三十岁时,我在县委党史办很顺利,先是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一篇,我想,虽然和书记县长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能够让许多外边的人羡慕不已,可是在机关里边,相对其他如宣... 散文 2025-09-04 0
唐山的涅槃 没有哪一座城市经历过唐山如此巨大的灾难。唐山之殇铭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座标——东经118.2°、北纬39.6°。天... 散文 2025-09-04 0
野狸岛风光 珠海的情侣路的外侧是那一望无际的海洋,滚滚浪涛前趋后逐,嬉逗着情侣路岸。如果走到北段,便可见到一座长约二三百米的跨海大桥,通向野狸岛。一眼望去,波涛中耸立,郁郁... 散文 2025-09-04 0
守望家园 在月下,家园浮现,家浮现,家人在家中隐居。望见家园,村姑从民谣和诗意中退出,回到农事的轮下,一瓣心事,开在彩色的家园之外。我退出,在一块有阴凉的屋顶下静默着;笔... 散文 2025-09-04 0
最后一夜才懂你 亲爱的,自从在红袖因为文字而认识你,就听你说你最爱听的歌曲是《遇上你是我的缘》。我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样坦荡抒情的歌曲。你说这个歌曲是我在认识不久的一天,发给你的一... 散文 2025-09-04 0
家有宅孩儿 从上上周四上午考完试后,我的婵儿就开始宅在家了。新的工作日,我牵挂着宅孩儿,不时打电话回家,嘱咐她多喝水,要不然会感冒。可她倒好,似乎忙的不亦乐乎,期末考试考完... 散文 2025-09-04 0
轻轻推开那扇门 轻轻地,带着忐忑,我想推开那扇门,轻轻推开2012那扇门。门的这边,从春光明媚到绿荫遍地,现在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银装素裹了。门的那边呢?我想轻轻推开那扇... 散文 2025-09-04 0
荒芜年华 是谁在风中呼唤着你?我站在高山上遥望着远方的你。幽静的山谷里香气馥郁,姹紫嫣红的花丛东一簇,西一簇地隐匿在某一个角落。一泓清溪从山中流出,仿佛飞扬的飘。浩渺烟波... 散文 2025-09-04 0
狗终结的忧伤 QQ上显示天气预报,后面还有几个字“显示错误”,错误天天无处不在。送侄儿去幼儿园后,行到楼下便坐了下来。水泥砌的桌椅两套,粗糙得棱角分明。曾有许多的男人女人打牌... 散文 2025-09-04 0
金桌子,银桌子 当我还是个小小女孩儿的时候,夏夜里,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前那棵比爷爷的爷爷还要老的大槐树下,听半躺在弧型大木椅上的爷爷讲故事。爷爷说——我们村所倚着北山峰上的那个... 散文 2025-09-04 0
青山悠悠 初冬的一个清晨,晓色微露,附近的人们还在沉睡,在某个偏僻小村的墓地旁,肃立着六十多名,分别来自,该县第一高级中学二年级二十多个班级的莘莘学子,他们个个低头,颔首... 散文 2025-09-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