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安爱国

我的老师,安爱国

系勘散文2025-04-06 05:20:36
安爱国老师,他五十多岁,中等身材,普普通通的相貌,河北省廊坊市大城一中一名普普通通的英语教师。他是我二十多年前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和可尊敬的师长。2006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到教师宿舍去看望他。
安爱国老师,他五十多岁,中等身材,普普通通的相貌,河北省廊坊市大城一中一名普普通通的英语教师。
他是我二十多年前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和可尊敬的师长。
2006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到教师宿舍去看望他。轻轻地敲门进去,只见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内,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张小小的学生用的小课桌,墙壁的一面挂着几件衣服。我惊诧老师屋内摆设的简单和朴素。安老师热情地让我坐到床边,彼此快活地交谈起来。我则有些局促地站起来又坐下好几次。看着老师屋内简单的摆设,望望老师那日渐消瘦的面庞,一种崇敬的感情从我内心油然而生。细想起来,我和安老师已经两三年没能这样促膝长谈啦。在我熟知的老师当中,像安老师这样始终过着简朴,平淡的生活,依然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安老师应该是唯一的一位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像安老师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啦。
交谈中,老师说到老伴已于两年前病逝,惊讶的我久久说不出话来。中年丧妻,这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啊!我的印象中,老师的妻子漂亮,文静,略显忧郁的表情时时透露着善良的天性。应该上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怎么突然地离开丈夫,离开儿女走了呢?!苍天不公啊!走时还不到五十岁吧。谈话中得知,安老师的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唐山读大学。这曾经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家庭呀!如今妻子已逝,老师一个人承受着太多的悲伤与痛苦,只身搬进这寂静又单调的单身宿舍,幸福的家庭生活从此远离他而去。而安老师显然已将个人的不幸超然度外。他依然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爱倾注在了教书育人上,倾注在了他心爱的学生身上。在谈到他的学生时,他是那样的充满激情充满爱,眼里放射出快乐的光芒。他动情地说:“我特别喜爱的那些学生,他们就是我的未来,我的希望!”这是多么感人的话语呀!
彼此交谈中,我劝安老师,如果有机会就不要在第一线教课啦。每天站在讲台上是那样的辛苦那样的累。他听后果断地说:“不!你不知道,每天给我那些心爱的学生讲课,其实也是一种享受。”这是多么朴实的话语啊!安老师实在上离不开心爱的讲台。
在当今的生活中,多少人将物欲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一些人为了名为了利,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而安老师却在三尺讲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而且还在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安老师自己的中学时代是“文革”前和“文革”中。高中阶段,他的各科成绩已非常优异。当时的主科俄语成绩更是相当突出。美好的未来在向他招手,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成绩优异的他自然是老师眼中的宠儿。“你说我那时个子有多么小,我们班主任老师有时见到我,老远就朝我跑来,一把将我抱起来就抱到了老师的宿舍。”显然,他的老师是那样的喜爱他。说到这些,安老师的眼神是那样的神采飞扬,时光也好像回到了几十年前那美好的青春年代,幸福的笑在老师的脸上洋溢。
一个人的命运,有时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的。安老师读高中二年级时,轰轰烈烈的“文革”开始了。“文革”击碎了他的大学梦,也断送了他的美好前程。一个注定的高校高才生,青年才俊,从此开始了他的坎坷人生历程。
我对“文革”期间安老师的境况不甚了解,在这里也不敢随便杜撰。不过,我们可以想像,年轻的安老师在当时曾经经历过怎样的迷惘,彷徨,痛苦与磨难。可以想像,他是怎样顽强地生活,顽强地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记得二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当我在县中插班复读时,安老师已是我们的班主任和英语课老师。
那时,当我得知安老师的家距我的家只有六里路,立即就有了一种亲近感。当我更进一步了解到,安老师所教授的英语课程,只是经过短期的培训,主要是靠自学掌握的知识,我对他就有了相当的敬重。我们插班复读的几个同学,都是从乡下学校上来的,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我自己,在乡下的学校连26个英语单词都没学过。对安老师所讲的英语课实际采取了放弃的态度。即使这样,安老师也没有对我另眼相待,他鼓励我一定要把其他几门科目复习好。我虽然最终也没考上大学,但安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宽以待人的精神早已深深地鼓舞了我,教育了我,并让我终生受益。当年高考揭榜,我所在的这个全校公认的差班,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数名同学榜上有名,让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刮目相看。我的插班复读的几位同学,有的还考取了理想的学校。我知道,这些成绩的背后包含着安老师的多少心血啊!
二十多年过去啦,当年英气勃勃的安老师如今已两鬓染霜。虽然他至今对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时感遗憾,可他依然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坚持在第一线教课,这本身就是安老师对自己的一种挑战。这种挑战,促使他自己也在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安老师的教学水平也由此在不断提高,从而使他赢得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二十多年来,安老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又教育和影响了多少人啊!
近来我常这样想,“文革”对我们每个人,对安老师来讲,可以说是人生遇到的最大不幸。而这么多年来,历史又戏剧性地将安老师留在了我们大城,多数时间留在了大城一中的教学第一线,这对于我们县,对于大城一中的历届师生而言,又是特别幸运和值得庆幸的。我们应该为有这么一位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无私奉献的老师而感自豪,而感骄傲!
凡是安老师教过的学生,成绩好考上大学的也好,成绩一般走向社会的也好,因为受过安老师的教育,无不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地敬意。特别是安老师从不轻视成绩差的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这使他赢得了学生广泛的赞誉。人们敬重他的人品,敬重他高尚的人格。
如果有一天走在大街上,你碰到安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正在和安老师说着很亲近的话,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学生就是安老师班上的高才生,也许正是先前他班上那个学习成绩最差,最调皮捣蛋的家伙。如今生活得不错,也能诚心诚意地跟安老师说上几句知心话。
大凡接触过安老师的学生家长,也对安老师怀有一种深深地敬意。在学生家长看来,自己的孩子能够跟着安老师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是一种寄托和希望。学生家长只要有机会碰到安老师,他们会很自然,很亲热地和安老师拉话,并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特别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