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

后排

榆光散文2025-04-28 17:00:5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坐后排,静静地笑看前方的风景。减少了老师咄咄逼人的压迫,没有了后面打量的眼光,少了如坐针毡的锋芒感,全身心的放松总让人有一种享受的快感。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从一个学生坐的座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坐后排,静静地笑看前方的风景。减少了老师咄咄逼人的压迫,没有了后面打量的眼光,少了如坐针毡的锋芒感,全身心的放松总让人有一种享受的快感。
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从一个学生坐的座位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态度。前排当然是积极进取型的,后排一定是不思进取的吗?我不认同。当然不排除有人坐后排偷懒的念头,但在我看来,它更多体现出一种阔然的态度。这种阔然不是老子的无为主张,不是陶渊明的隐世方式,更不是李后主躲在小楼吟唱“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逃避。它只是一种洒脱,一份宁静,一种看透全局的超然自信。
我习惯坐后排,但我并没有达到那种笑看人生的境界。我只是单纯地习惯,而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像鸦片一样腐蚀着你,且是单向道,掉头不得。在噩梦将我眼角一点一点描黑之后,我朋友终于忍不住揭穿我,“你只是缺乏安全感,别人坐后面是把握全方位,而你只是基于一种动物的本能寻求一份保护。”我哑然失笑。或许吧,在生活中,我从来都不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亦不喜欢人云亦云,于是待在自己建构的世界中唱独角戏,固执而倔强不羁。这样一个我,待在后排就成了一个孤独的守望者,睥睨前方的好戏,等待曙光的照耀。后排成了一种防护墙,护住心中脆弱的底线。
有师姐鼓励我们要积极争做生活的主角,要有尝试的勇气。她或许忘了,主角只有一个,更多的是配角或观众。如果人人都争做主角,到头来弄得自己遍体鳞伤,身心俱创,岂不是得不偿失?!量力而行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坐在后排,观察全局,等待最佳时机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以退为进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远离了前排的喧嚣,就在后排开辟一个宁静的世界。世事纷扰,现代人往往身不由己陷入生活肮脏的泥沼中。努力隔离前方的诱惑,就需要有坐定后排,岿然不动的意识,更要留一份心灵的净土,让它生根发芽。有幸去了一趟北海,玩至半夜,仍无睡意。坐在沙滩上,借着淡淡的月光,一个人静静地欣赏那一片银白的世界。耳边是大海亲切的呼唤,脸上余留海风淡淡的清爽。在那一刻,忘了身边的朋友,忘了周围的笑闹,整个世界就只有大海和我,即使我是如此微不足道。没有自然伟大和个人渺小的比较,也没有宇宙永恒和生命短暂的感慨,有的只是大海,那一层层的海浪充斥天地,塞满全部感官。回来后,记忆中的那份纯净仍历历在目。我想,这辈子能有一次那份情感冲击,足矣。
后排,不是退后,不是逃避,不是懦弱。它也是一种值得体验的生活方式。对于我来说,或许,只是一种自我关闭,但如果这种自闭能够让我学会心平气和的看待生活,对待挫折,那它就是我最佳的座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