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乘竹筏漂漓江
今天,还是准备去漓江,仍然是乘竹筏。一早,乘上去杨堤的班车,一车人几乎都是去游漓江的游客。碰巧的是,这车上有三个英国人和七个从成都来的大学生。更巧的是,那些大学生中的两女孩子与外国人中那老妇人坐在一块
今天,还是准备去漓江,仍然是乘竹筏。一早,乘上去杨堤的班车,一车人几乎都是去游漓江的游客。碰巧的是,这车上有三个英国人和七个从成都来的大学生。更巧的是,那些大学生中的两女孩子与外国人中那老妇人坐在一块。车行不久,那老妇人便与那两女大学生(是一位女孩子听到那老妇与一个她儿子模样的稍年青一点在谈什么时,接上茬的)聊上了,一般是一问一答。可惜我一个外语盲,只听到不停的OK,OK,YES,YES,其他便不知所云。
到了杨堤,每人交了轮渡钱。我们便下到江边。漓江水也是清蓝清蓝的,江上不时有旅游船只上下,但这简易轮渡却只停了一艘不大的船,我们正准备向那条船走去,被告知应向上游再走百十米。
我们走到一个码头模样的地方,上了渡江的船。这是一艘不大的渡船,由杨堤村里经营,我们每人交的船费是八元,也就是从江这边到江那边这百十米距离。下了船,才发现三外国人及学生们都没来,儿子说,听他们用英语交谈时,说他们都徒步沿江而行,没有过来。我们这已过江的,也有不少采用步行的方式,零距离领略漓江的风采。
我们还是乘竹筏。可没想到来接我们的竹筏竟然是在筏面上铺着的一张光秃秃的板上安放着两张双人竹椅而已,连一张遮阳的伞也没有。可看了看旁边的竹筏,也是同样装备。对此,我们有些担心,因为这板,这椅,都没有与竹筏联为一体。我们不无担心地向筏老大提出了我们的疑问。筏老大说,都这样没事的。但我们提出下水游泳时,却被不容商量地拒绝了,他的理由既然是为了向他的游客负责。
我们坐上筏子,我带小孙坐前面,儿子和媳妇坐后排。顺水漂去,倒也平平稳稳,波浪不惊。
这筏子流了不多远,便启动了那装在筏尾上的小柴油机。筏速快了起来。一路下去,倒也风平浪静,没什么惊险。只是偶有大船驰过,那筏便会左右摇晃一二下,可倾斜角度都未到让人心跳的程度,小孙还觉得挺好玩,举起那手中的射水筒,向远去的大轮船表示一下那不知是什么意思的意思。一路山光水色,奇峰异石,美不胜收。正观赏间,老大突然关掉柴油机,将筏子划向岸边靠过去,还让我们将行李也一并提了下筏。同行的几个筏子也不约而同地靠向岸边,一问,才知道是水警要来了。他们怎么知道水警要来了的,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在我们的筏子刚靠好,我们也徉装步行没几步,水警的快艇便飞也似冲向前去了。一段插曲,倒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现在所坐之筏,显然是不被水上管理部门承认的,不过,有这一段经历,倒也有趣。水警风波过后,江面上,又恢复平静,我们这些游客与筏老大也各就各位:该干嘛仍然干嘛。几只筏仍不紧不慢地向前溜着,前前后后,欢声笑语,一江轻快和欢乐的气氛。
漓江两岸,那天生的石头构成数不清的形形色色,让人不由不惊叹老天对漓江的独特恩赐,更叫人难以想得明白的是,为何老天在塑造桂林阳朔这片奇特石山之时,还不忘给这些石头配备了这条宽窄适度、性格温柔的漓江?以让这婉延的一江丽水,拉扯住这么许多硬朗、刚强却不泛生动的石头们,在天上水下为这片神奇的土地熠熠添辉。
不多久,筏老大指点着我们:一条漓江最值得让人驻足的地方——九马画山,就壁立于前方。他说得认真,似乎这里有说不尽的神奇。我不由得肃然起来,面对这壁立左岸看上去颇有些威严,更让人感到神奇的奇山。这座山奇,奇在她似被人从中切开,那一半不知弃之何处,而这一半留了下来正面临江。也许是多少年风风雨雨的冲刷,使一大壁面陡生出不少奇特、并略为显黑的颜色来,有的大块大块,似如画匠着意泼墨;有的则如绝佳的线条,恰到好处地将这些泼好的墨痕墨块联接成体。这石壁上的奇妙处,不知那朝那代才被有心的好事者依势揣摩出九匹马来。经人指点,悟性颇差的我,瞪大了我这双本来不大的眼睛,也只找出了三匹马的模样。不过,仔细观察那被找出来的壁上马,那或分鬃奋蹄或低首蓄力或昂头长啸的马形,还真被神画得呼之欲出的。
筏子在九马画山的对面停了下来,说是怕水水警,让我们上岸休息。在这里,我们向设在岸边的一张桌子交了每人四元钱,看来这是一个码头。码头没什么标志,象一个渡口,那收钱的桌子,应当就是码头的管理处了。真不明白,我们并不“渡”,这四元钱算是那门子费啊?不过,我也没问这为什么:在人家的地盘上,让交,你就得交,是吧!
在这个渡口约呆了一个多小时,儿子到水里去游了一下泳,小孙也嚷着要去。正好,河里有人炸鱼,而炸鱼的地方正在河中央一块两股水流交汇形成的平水处,那里鱼还不少,可没见很大的,远远也看不清是些什么鱼,只是看见两人潜水去摸,筏子上的人接着。我注意了一下,那筏子可是特别打造的,双层,看得出是专用设备。我呆在水里看筏子上的人不停地接从水里摸被震昏的鱼,一边注意照看小孙。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直到筏老大叫我们上筏,我们才从水里上来。上来后知道,水警不会来了。
上筏,筏子往下漂。漓江过了九马画山,似乎只转了一个大弯,前面便十分开阔起来,那两元人民币上的漓江风光,也渐入眼来。此次漂流的终点,兴坪就在眼前。
兴坪,是漓江上一个较大的码头。我们的筏子不能进入。在离码头一二里的地方下筏,花了十元租了一改装成小客车似的摩托车,到兴坪乘往阳朔的班车。虽然知道那有名的新发现的天然108座天然莲座岩洞就在兴坪不远处,可下午还另有安排,只好在心里默默向那向往的108莲台道别,回到了阳朔城的天涯芳草客栈。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上北京
下一篇:读《台港名家散文自选丛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