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唱给父亲的歌

六月,唱给父亲的歌

部族散文2025-04-24 19:41:23
都说女儿和爸爸最亲,我不知该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谨以此文,献给最最敬爱的爸爸我父亲不会唱歌。在我的记忆里,是在小学的操场,教民兵们唱《打靶归来》,虽然他的调子不是那么准确,但他那挥动
都说女儿和爸爸最亲,我不知该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谨以此文,献给最最敬爱的爸爸

我父亲不会唱歌。在我的记忆里,是在小学的操场,教民兵们唱《打靶归来》,虽然他的调子不是那么准确,但他那挥动双手,激昂、投入地模样,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里。
父亲六十年代在新疆当了十几年兵,听他讲,好多那个年代的红歌都是在部队学会的。后来转业到老家的一个小乡镇当了几十年的乡干部,因为有音乐的底子,再加上是军人出身,所以乡上有什么活动都是他负责教唱诸如《打靶归来》、《洪湖水浪打浪》之类的如今称之为红歌的歌曲。
父亲会拉二胡,听说是自学的,也难怪音总是爱跑调,老妈嫌吵,所以父亲拉的很少;父亲会弹琴,是我见过的只会用一根手指头在键盘上舞动的会弹出一首歌的人;父亲会唱花鼓戏,是那种手拿小碟,敲得叮当响的,唱很酸的那种乡间流行小调。父亲的声音没什么特别,甚至还有些嘶哑,高音部分是根本唱不上去的,有时候高音部分唱到脸通红、青筋突出,仍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想来父亲还真是可爱之极。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不是每天都唱歌的。相反,听他唱歌的时候真不是很多。小时候,我们姐仨只会天天抱着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收音机,听小喇叭广播,听《玉娇龙》长篇故事,再大一点听所谓的“敌”台,(那时候我最爱听香港、台湾的广播,张小燕就是我最爱的偶像),流行歌是我们姐仨都会的,还有看父亲订的《大众电影》、《故事会》,一天就忙活这些了,即使父亲唱歌,拉二胡,我们估计也得捂着耳朵大叫:我们正在听广播呢。所以,基于这些干扰,父亲的歌声在家是被广播替代了,只能在小操场上和训练的民兵们一展歌喉。
时隔很多年后,父亲当了外公,经常会牵着小外孙的手,给他玩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比如指南针、毛主席像章、子弹壳、枪盒子什么的,(那都是我们的宝贝,一辈子都舍不得扔的宝贝)。哄得小孙子天天缠着他听他讲打仗的故事、骑马的故事,还要学《打靶归来》。听者小外甥给我表演唱《打靶归来》,我真是忍俊不禁,都是父亲的老黄腔(此词是老妈冠之以名的)被他模仿的惟妙惟肖,我们捧腹大笑的同时都怪父亲把孩子教成如此模样,每逢听到此类的“怨声”,父亲总不好意思的挠挠早已谢顶的只剩不多的头发,乐呵呵地说,“不错了,只要需要和可能,我还会继续教的”。想来真是好玩之极。
对,说到这,我想起了父亲著名的一句口头禅,那就是“需要和可能”。每逢给我们上政治课的时候,总是离不开这句话。那个年代父亲工资不是很高,妈妈要照顾我们姐仨,也把临时工作辞了,因为是居民户口,家里也没有地,所有的开支都是父亲一人的工资支付,生活的确很艰难。有时有过分的要求,父亲只好歉意地对我们说,“只要需要和可能怎样怎样”,我们呢也只好懂事的作罢。记得初三时,我想要一台电扇,家里的确没钱买,我不知怎的就和父亲拗上了,而且是眼泪威胁的非要不可,(想想那时的我太不懂事了),父亲只好苦笑着,说“需要和可能的话就买”,答应我再过一个月发了工资一定买,我才擦干眼泪破涕为笑。后来,父亲真把电扇买回了家,那个月我们家天天喝稀饭……
回忆总有点伤感,但童年的回忆说实在的,在我的记忆里一直都是甜蜜的。
这也和父亲有关。
父亲脾气特好,从来不发火。生气的模样只是手扬的高高的,却从没见他落下。他从没打骂过我们,和妈妈也从来没红过脸。最温暖的要属他宽宽的脊背了。小时候从电影院回来的路上,一直都是靠在他的背上摇晃着睡着的。好像三四年级的时候也是这样,老妈一直说是父亲把我们娇惯坏了,真怀念啊,那时候靠在爸爸背上的感觉,温暖、厚实、亲切。的确,女儿和爸爸最亲。
父亲不爱吃水果,也不爱吃肉。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醒悟,一切不是我看到的那个样子时,心里感到特酸、特酸。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为了我们他和妈妈省吃俭用,供我们吃穿,供我们上学,直至我们姐仨上完中专参加工作。当年我们的考学在那个小乡村的确引起了轰动,父亲、母亲也以我们为荣。直到很多年后,我向父亲抱怨,如果我当时不上中专考大学该有多好,看看身边的同学上了大学有了出息,而我只是有一份吃不饱饿不死的工作,理想都化为泡影……(我的愤青模样当然是对体制的声讨,与父母本无关的)。父亲总是笑笑说,有工作不错的,好好干,也能成一番大事业。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工作而留在父母身边陪伴他们,万一太有出息了而不能随时随地孝顺他们不也是憾事吗?陪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打牌、旅游,有个头疼脑热我们也是随叫随到,陪着他们一直慢慢变老,不也是万分幸福的事吗?!)
说起父亲的故事,我一不留神又掉进了回忆的漩涡,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童年的记忆,那么近,又那么的远。转眼,我们都已为人父母,就更能体会父母对我们爱是那么的伟大与无私。
转眼,父亲快七十岁了,岁月的年轮在他和妈妈的身上刻下了印痕:日渐苍老的身影,花白的头发和深深的皱纹,老年斑也是一大片、一大片蔓延,直看得我们心疼。父亲的腿因为骑马摔过跤,所以逢阴雨天就隐隐作痛,父亲的血压高,一直都在服药,父亲的胰腺也不好,但父亲一直都是乐观的,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去年夜里冠心病发作,也是扛着几个小时不告诉我们,怕影响我们的休息与工作……
都说父爱是深沉的,我直到现在才明白深沉二字的含义。都说父爱如山,如山的父爱一辈子都是女儿永远的依靠。
爸爸,女儿想对您说的是:你和妈妈好好保重身体,我想让您带我去新疆,你当兵的地方,重温你曾经穿上军装英姿飒爽的模样,重唱那支你永远爱唱的《打靶归来》......
爸爸,祝您健康长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