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

泛舟

窗框散文2025-08-20 15:20:53
读东坡《前赤壁赋》,看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不禁心神俱醉。又想起曾读过的陆游《入蜀记》,所述之旅虽备极艰辛,但沿途可饱览山光
读东坡《前赤壁赋》,看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不禁心神俱醉。
又想起曾读过的陆游《入蜀记》,所述之旅虽备极艰辛,但沿途可饱览山光水色、风俗人情,亦颇多令人神往之处。于是,就平空生出许多感慨来。
今人出行,较之古人自是便捷了许多,且不说飞机、火车,就说乘船吧,李白云“千里江陵一日还”,那更多的是诗人的一种浪漫。而现在,别说放舟东下,即便是溯流而上,千里江陵也可一日还了,那用得着如陆游一般数月奔波?然而,快则快矣,却失去了许多出游的乐趣与体验。我们还能够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时,夜泛孤舟,举酒属客么?我们还能够在饱尝了水上之旅的艰辛之后与船家共谋一醉之乐么?
先进的交通工具,固然是免去了我们的跋涉之苦,却也令我们失去了许多与水亲近的机会。
也曾有过泛一叶孤舟于江上的经历。那年8月,小河三垸破口行洪,我乘冲锋舟前往采访。浊浪之中,昔日的鱼米之乡已成为黄色之海。庄稼被淹,家园被毁,极目所至,一片凄凉。此时此刻,哪里还有半点游兴?
人类与水,总有许多牵扯不尽的情结。水乃人类生命之源,古人逐水草而居,有城必有水,有水方养人。然而,洪水泛滥,又总要危害人类;而人类的发展,又少不了要与水争地。人不给水出路,水不给人活路。人与水的关系,竟然演变于斯。
其实,人与水本该是和睦相处的,水给人衣食,人与水共生,该是多么理想的一种境界。乘一苇舟,寄浮萍身,飘荡于大江之上、湖渚之间,不也是一种很诗意的人生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