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人

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人

承办散文2025-12-01 08:19:14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已故作家路遥先生的作息习惯。路遥先生去逝的时候,我十二岁。那时上小学五年级的我在堂兄家里,第一次见到了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并且知道了路遥。上初一时,我借来《平凡的世界》,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已故作家路遥先生的作息习惯。
路遥先生去逝的时候,我十二岁。那时上小学五年级的我在堂兄家里,第一次见到了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并且知道了路遥。上初一时,我借来《平凡的世界》,厚厚的三本,用了两周时间,读完了平生第一本长篇小说。从此,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走进了我的脑海,黄土高原的陌生作家——路遥,也走进了我的心灵。
高中时,语文老师是一名知识渊博,热爱文学的年轻教师。他在课堂上常常谈及路遥,除了更深入地理解了《平凡的世界》、《人生》,同时也听说了他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求知欲极强的我从同学手里借来《路遥精品集》用了两天时间一气读完。早晨从中午开始的路遥深深地留在了我记忆里。
上大学时,当代文学老师姚维荣先生写了一本《路遥小说人物论》,并开设了选修课《路遥研究》,系里阅读路遥的作品蔚然成风,我又一次通读了路遥的全部作品。在姚老师的讲解下,对路遥的了解更深了一层,他也成了我的精神偶像。
路遥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人生》拍成电影的风行,《平凡的世界》得奖的荣耀,而在于他求真务实的写作精神和态度。路遥是勤奋的。他的勤奋在于短短几年,以一种忘我的精神写下数量惊人的一流中短篇小说,品质卓越的长篇史诗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是值得到骄傲的,《平凡的世界》为陕西摘取了茅盾文学奖这一桂冠,不但肯定了陕西文坛,而且也激励了陕西作家。如果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代表了陕北文坛,那么陈忠实的《白鹿塬》代表的就是关中,贾平凹的《秦腔》则代表了陕南。三秦大地三炮齐鸣,相继拿回茅盾文学奖,不能说没有路遥的首功。
英年早逝的路遥是陕西文坛的一颗流星,他照亮了陕西文坛的夜空。1993年的陕西文坛五名悍将进军北京,完成震惊文坛的陕军东征,而路遥无疑是陕军东征的先锋。
而今的文坛不缺长篇小说,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甚至也不缺,而缺少的是像《平凡的世界》一样优秀的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而今的文坛也不缺作家,缺少的却是像路遥一样具有求真务实精神,把写作当生命的作家。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熬夜的一种诗化说法。路遥长期保持这样的生活习惯,其实只是为了排除外界纷杂的干扰,追求一种宁静的写作环境,保持一种投入的写作状态。柳青当年去皇埔村如此,路遥去铜川煤矿也是如此,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这种精神的升华。对于而今的作家勿需多言,做到这一地步的又有几人。
十八年来,逝者已去,但是情感的我却一直认为路遥还活着,也许在陕北,也许在西安。自从爱上文学,常常想起平生素未谋面的路遥先生,借用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表达我的心境,还是有几分贴切的。
如若说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坛的太阳,除了健在的陈忠实和贾平凹,无论作品还是精神,路遥堪称陕西文坛的太阳。
愿逝者安息,佳作永传,生者自勉,再造鸿篇。

附:《悼路遥》

逝者随风飘然去,遗容在梦话相别。
命运多舛滴滴泪,鸿篇巨著字字血。
功名似云天外客,傲岸如松人中杰。
千古文坛多奇士,唯有此君乃圭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