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成了一只破筐
中国文学史应当记住2007年这不甚光彩的一页。的确,这实在是不甚光彩,让中国文学和作家蒙羞的一页。2007年9月,在前文化部长王蒙老先生和著名评论家陈晓明的“力荐”之下,有抄袭前科的郭敬明带着他的代表
中国文学史应当记住2007年这不甚光彩的一页。的确,这实在是不甚光彩,让中国文学和作家蒙羞的一页。2007年9月,在前文化部长王蒙老先生和著名评论家陈晓明的“力荐”之下,有抄袭前科的郭敬明带着他的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开着直升机被要“爱惜人才”的中国作协破格吸收为会员。
诚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当否定也无法否定郭的写作才华和影响力;诚然,一个人有前科也算不得什么,毕竟“人无完人”,一个人一生中难免要犯许多错误;诚然,我们更不敢反对中国作协输入新的血液,但也须这血液是无毒副作用的;诚然,我们也不应反对作协让一个有抄袭前科的人入会,只要这个人敢于认错并勇于改正的话,因为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需要学会宽容,给那些知错肯改的人一个自新的机会。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是郭敬明即使是在被法院判定“剽窃”后,仍然以相当恶劣的态度顽固地拒绝道歉,挟众粉丝傲视天下用钱砸人完事,并且直到现在仍不肯承认“抄袭”一说,说什么“到底是不是抄袭,读者有自己的判断力”,而他嘴里的所谓“读者”恐怕也就是他身后那群是非不分的“四迷”吧。
在世人纷纷诟病于中国学术界、文学界枪手和文贼“济济”的今天,代表着中国文学界的中国作协不顾舆论,却“破格”让文品和人品修养皆为人所诟病的郭敬明入会,只能让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面前越发蒙羞,因为这等于向世人宣告抄袭这样恶劣的事在中国文学界眼里只是屁大的事。中国作协以这样的方式自我标榜“珍惜人才”,注定只能是对中国文学的羞辱和戕害,同时也羞辱了中国那些靠自家本事写作的作家;而郭敬明这个“表率”又会引导中国年青的“80后”、“90后”和更后来的作家以及广大喜爱文学的青年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创作,也可想而知。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以文字安身立命的作家,是得有点骨气、有点清高的;而一个作家的组织更应当有些骨气、有些清高的。当然,我们也不敢妄求中国作协里个个都是道德楷模,但最起码你那里不要有“文抄公”尤其是拒不道歉死不悔改的“文抄公”,总可以吧?因为无论怎么说,不管我们乐不乐意,好歹你也是中国文学界的脸面啊!可令人相当失望的是:对于中国作协来说,清高早没了,骨气也所剩无几,只剩了一个“媚”字。如果说以前的它是一只尚可一看的摆设性花瓶的话,那么从“郭敬明入会”一事,我们只能看到它破落成了一只要拿罂栗花来装扮的破筐。
就此打住吧,也许我说得太多了,毕竟张颐武教授也说了“作协愿意收,郭敬明愿意进,互相有交流也挺好,我们没必要说三道四”,是啊,只要嫖客愿出钱,妓女愿出肉,在当今的社会我们是不该“说三道四”的,不然就有“酸葡萄心理”的嫌疑了。只是“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我不知道以后会有多少人羞称自己是中国作协会员,又有多少人会声明“退出作协”,我等着看!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爱情、责任与人性
下一篇:女人,究竟图男人什么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