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听,那片海
当我们第一次读到海子的诗时,海子已离开人世,这让我们忘不了1989年3月26日的山海关,那铁轨和那青年。于是今天,我们只能读这些海子生前未曾发表过的诗作,它们书写了诗人海子的整个心灵,那是一个激情、多
当我们第一次读到海子的诗时,海子已离开人世,这让我们忘不了1989年3月26日的山海关,那铁轨和那青年。于是今天,我们只能读这些海子生前未曾发表过的诗作,它们书写了诗人海子的整个心灵,那是一个激情、多感、广漠、纤细,充满了生命困惑和呐喊的世界,那是一片海,浩瀚的让人激动。海子是孤独的王,独守着他的“麦地”——他的领土,他对着他眼前的这片土地,放声高歌,不管那些走过田埂的,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的人们,但是,一旦他注意到了,甚至他发现没有一个人投来理解的目光时,他崩溃了,这一崩溃,也就离死不远了。
海子说: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诗就是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的确,他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他为了完成自己对诗歌的理想,毅然决然地走上一条无人走过的路——他用浪漫主义诗人的自述的激情,直取凡高,尼采的境地,写下了中国诗坛终最纯粹的诗。于是,海子就作了冲刷道路的急流。为什么海子的诗那么奔放、澎湃?那完全是他的理想,他的独白,他心中的那片大海呀!
诗人海子生活在童话的国度——这似乎已确定了一个浪漫的悲剧,天堂的意象扎根于海子的心灵,但是城市流浪者的形象,脆弱而敏感的心灵,理想的不可能实现,让他忧郁、痛苦。
现实中的海子单纯偏执,生活封闭而且贫穷,但是他有一颗渴望飞翔的心,在他的诗作中有的是无穷的意象和思想的漫游。
于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抗——这个古老的命题又发生在他身上。有时,海子摒弃现实:“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王在写诗”有时海子渴望现实:“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海子走在他自己冲刷的道路上,歌唱生命,歌唱激情,他坚信这路的终点会是他向往的“王”的宝座,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他无奈于理想的几乎落空,于是他选择逃避,逃避到他的梦里,诗里。于是,他与这世界隔开了。
海子是善良的,他来自中国最淳朴的农村,他有理想,有抱负。然而在我们这个年纪,他已在未名湖畔研究雪莱的思想,在画室里解读凡高的生命,这样一个天才,他完全有理由作一个现实的优秀的商人或法官,但他没有,他选择追求人类的自由和沉默。
海子是一个诗人,它有着诗人共同的,也是脆弱的心。他从安徽来到北京,在陌生的城市中寻找属于他的那片海。我们没有他那样的经历,当然也不可能那么深沉。有的时候,我们读不懂海子的诗,因为我们不够成熟,没有那样的激情,也许因为我们不是天才,也许因为我们80年代末生人,也许因为我们从小生长于这个人口超大的城市,也许因为我们不是诗人,使人往往有最真的情感,最实的思想,最纯的心,像水晶一样透明,然而不要忘记水晶是易碎的东西这不是什么错误,也许是千百年来,诗人的死都被认为是一种解脱,当然海子也不是例外,当他的生命陷入了危机,他选择了死亡,义无反顾的走向了诗歌的祭坛。
无奈,无知,无所谓,海子的生命就在他一无所有的世界消失了。这个研究过纯文学的认为自己选择安娜-卡列尼娜的死法——死的都那么安静而壮烈。
你留下些什么?除了你200多万字的诗歌就是空间了吧,留给我们更多的空间去沉思,去听——你心中的那片海。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让人心疼的孩子
下一篇:读“写作与读书是最好的生活”随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