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谏的艺术

劝谏的艺术

圆周率杂文2026-01-17 03:30:10
劝谏是一门艺术。会劝谏的人不但能把人说服,而且通过劝谏能够使劝方和被劝方和谐相处,关系更加融洽。“纳谏”这种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人都是爱面子的,没有谁喜欢被人批评。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不愿意整
劝谏是一门艺术。会劝谏的人不但能把人说服,而且通过劝谏能够使劝方和被劝方和谐相处,关系更加融洽。“纳谏”这种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人都是爱面子的,没有谁喜欢被人批评。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不愿意整天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更不要说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了。不会劝谏的人就有可能把本来融洽的关系搞得很僵,在君主暴怒之时却加以强谏,与之争辩,最后的结果是不但劝谏毫无结果,反而招来杀身之祸。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能说会道的谏臣,比干、文种、伍子胥、贾翊晏子魏征等,有的一身正气,犯颜直谏;有的审时度势,旁敲侧击;有的独辟蹊径,启发诱导。但他们劝谏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纣王继位后昏庸无道,宠爱妇人妲己,整天沉缅于声色之中,动辄杀人,连国家大事也不放在心上。比干多次上朝强谏。他说:“皇天为了百姓,才安排一个君王来为民作主,并不是做了君王便可以随意虐待人民。现在您无休止地横征暴敛,压迫人民,人民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您整天住在深宫哪里知道百姓死活!现在国家的命运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怎么还可以随随便便地杀人?人心失尽了,国家也就要跟着灭亡。我们的祖先当年是怎样地艰难创业,才奠定了国家今天的地位?现在把国家轻易地断送了,这能对得起祖先吗?”比干的这些忠正良言,对贤明的君王也许会产生一些作用,但对商纣这样出名的昏君,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王子比干犯颜强谏,最终激怒了视杀人为儿戏的商纣王。比干初谏纣王不听,即留在宫中,得空便谏,三日不去。纣王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你这样固执?”比干回答:“修善行仁,以义自持。”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是有七窍的,但不知道是否符实。”当即命人把比干拉出去,挖出心来验明真假。商纣王在杀比干不久就被周武王斩首示众,商朝也因此亡了国。
越王勾践求和之时,伍子胥进言夫差:“大王,勾践隐忍,不灭越后患无穷!”而夫差挥手而斥:“汝已老昏,灭越不如让其世代进粮米金银、奇珍美女!”伍子胥摇首太息:“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之吴宫恐已为其池沼!”夫差听后大怒,令人驱伍子胥回府。越王勾践求和之后,又进献美女西施,吴王沉迷。伍子胥见吴国亡日已快,便借出使齐国之际将其全家托付齐大夫鲍牧,一人独自回吴。吴王夫差以吴子胥心有异志,遂赐属镂宝剑,让其自死。伍子胥临终前对他亲近的门客说:“你们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然后,伍子胥自刎而死。夫差闻听到他的临终遗言,说:“伍子胥你死都死了,还能看见什么?”于是命令下属砍下伍子胥的头颅,将其悬挂在都城东门之上,还恶狠狠地说:“你不是想看吗?就让你看个够吧!并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里,漂浮在江中。
文种的战略见解与越王发生分歧时,以“为国吊丧”、“寡妇三哭”的极端手法而谏,不仅招致越王的震怒,更令主战的将领们强烈反感,力主杀他而稳定军心。动辄就“臣愿以死进谏”勾践说:“你别总拿命和寡人相搏,你当真以为寡人不能杀你?你既然这么想死,寡人就成全你的心意。”当勾践以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同样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执迷不悟”。他只怨勾践无情无义,却不知自己的心境与识见,已与越王相去甚远。某种程度上说,文种之死无可避免!
如果君王有过失,做臣下的当然不能傻头傻脑、直来直去的批评。劝谏时倘若自己一开始就乱了方寸,便难以用理智的心来观察大局,更难找到合适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反让彼此都陷在困境之中无法出离。除了情绪平稳之外,劝谏时,也应注意时机与方法,直言相劝,不但不能给予对方提醒,反让对方更加意气用事,便失去了劝谏的最初用意。有时到最后,反而成了双方之间的一种争执。由于君臣关系的悬殊,臣下进谏需要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努力在错误行为之中找到合理的、值得褒奖的部分,即使是附会,也自有妙用之处。甚至将错就错。相比以死来威胁都高明许多。
三国时,曹操想立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的三子曹植为世子,问及谋臣贾翊的意见。贾翊心中是不赞成立世子的,可是直截了当地否定曹操的心愿当然不行,这会让他在面子上挂不住。贾翊听完曹操的话后,一直默默不语。曹操见他半天不说话,十分奇怪,于是问他为什么。贾翊慢悠悠的说:“我在想一件事情,所以没有能及时回答你的问题。”曹操问是什么事。贾翊说:“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啊。”袁绍因为喜欢小儿子袁尚,于是让他代替长子袁谭做了世子,袁绍死后,袁尚袁谭各树一帜,相互争斗,曹操渔翁得利,把他们一一消灭。刘表也是一样,他喜爱自己的小儿子刘琮,就废掉长子刘琦,让刘琮做接班人,最后也被曹操消灭。贾翊特意点出两个废长立幼而最终被曹操功灭的人才,意思当然是表明废长立幼不可取,非常巧妙的表达了自己的劝谏。曹操也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其中的深意,于是就不再提改立世子的事了。以含蓄幽默的方式让人感悟,而不是刺痛,这样就不会伤了君王的面子,最终皆大欢喜。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马,交给养马的官吏看养,并且嘱咐要好好照料马儿。谁想有一天,马突然得了暴病死了,连养马人都不知是何缘故。齐景公得知后,十分伤心,同时也很生气,一定要派人将养马者肢解处死。晏子此时侍立于旁,众臣们见君王暴怒,也不知说何是好。听齐景公一声令下后,左右的侍卫便要进前去抓养马者。晏子见了,马上站了出来,示意侍卫暂且住手,自己便向齐景公请问道:君上,肢解人也须有个方法步骤,但不知古圣尧舜肢解人是先从哪儿下手的啊?正当恼怒的景公一听,大吃一惊,想尧舜是一代圣王,爱民如子,哪会肢解人?自己如今这样做,怕与圣贤背道而驰,反与桀纣为伍了。内心有所惭愧,便顺口说道:从寡人开始。侍卫们一听,于是退下。虽收回肢解之令,可景公余怒未消,下令说:“免去肢解,将他交付牢狱,处以死刑吧。”晏子听了,并没有再阻止,只是向景公作礼问道:“君王,此人真是罪大莫及,只可惜他还不知道为什么要被处死,恐怕会死不瞑目。不如让微臣替君王将他的罪状一一说明,也叫他知道自己所犯之罪,然后再交狱执行,好让他死得甘心,您觉得可以吗?”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