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即是“错”
“过错”这个词,常挂在嘴边,但对它蕴含着的哲学思想却少有深究。看了大过卦后,细细品味,方才恍然大悟。“大过”卦为下巽上兑,象征“大为过甚”。兑为泽,巽为风,风吹到泽的底下去了,不是吹得太过又是什么。其
“过错”这个词,常挂在嘴边,但对它蕴含着的哲学思想却少有深究。看了大过卦后,细细品味,方才恍然大悟。“大过”卦为下巽上兑,象征“大为过甚”。兑为泽,巽为风,风吹到泽的底下去了,不是吹得太过又是什么。其实,“大过”之象普遍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原因是阳刚过甚、阴柔不足,从而形成了事物的阴阳失调、物象反常之情态。
细想起来,人们犯错误,只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不足”,一种是“过度”。“不足”的原因与“过度”正好相反,是过阴柔甚、阳刚不足。如果对这两种情形进一步抽象,我们便会发现,“不足”与“过度”有一个共同的本质,这个本质便是失度。而就人的本性而言,更高更快更强是不变的追求,因此,现实生活中,“过度”的情况总是多于“不足”。虽然古人就深谙“过犹不及”的道理,但“过度”的行为总被追求进取的动机所美化,而极少受到指责,“不足”的行为却常常被怀疑为消极动机作祟,而极易受到谴责,这也从客观上帮助了人们宁过毋欠的处事哲学的形成。因此,如何
也许是为了纠正我们思想深处的这种形而上学观念吧,语言学家们天才地把“过”与“错”而不是与“欠”合成一起,造出了“过错”这个词,目的就是要时时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过即是错”的道理,要我们在追求趔的道路上千万别冒失前进,因为“真理哪怕多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
“过”所以为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平衡,失去平衡事物就会向反面转化,一旦转化完成,事物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事物就不存在了。这便完成了由“过”而“错”,再由“错”而“亡”的全过程。避免因“过”而“错”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谐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庸要的便是阴阳平衡,太阳太阴都不能长久;和谐要的是阴阳共容,阴吃掉阳或阳吃掉阴都同样不能长久。
“大过”卦还告诉我们,“大过”虽然不是事物发展的理想状态,但只要善处,同样可以走向“亨通”。善处的要义在于阴阳互济:上下两阴取刚济柔,中间四阳取柔济刚,“大过”之弊方可得救。由此可见,“大过”之象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如何善处却是大学问。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在于谁比谁碰到的“大过”之象多,而在于谁比谁更善于作好阴阳互济、刚柔并举的大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别人拼爹,我拼什么?
下一篇:我对教育的思考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