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和因果循环

六道轮回和因果循环

发号吐令杂文2025-11-17 23:27:48
循环,是宇宙总体的客观存在。前面各章节中,世界观、方法论、规律论中,都提到了循环。总体宇宙中,循环是客观规律。六道轮回,是佛教独创的,是佛教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建立的一种主观的循环理论。这种循回,是神不灭
循环,是宇宙总体的客观存在。前面各章节中,世界观、方法论、规律论中,都提到了循环。总体宇宙中,循环是客观规律。六道轮回,是佛教独创的,是佛教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建立的一种主观的循环理论。这种循回,是神不灭论的基础,它说明精神是永恒不死的。佛教把精神、灵魂看作是与客观宇宙一样的永恒存在,而将不同事物看作是永恒轮回的精神的一个阶段,六道轮回就创造了出来。六道轮回的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牲畜道、饿鬼道、地狱道。存在的只有人和牲畜,其余四道都是佛教主观的想象,是不合实际的虚构。佛教的缘生,说明事物的成因,是较有道理的。缘生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佛教从缘生和因果出发,创造了因果循环。并以不同因果,说明不同灵魂在六道中轮回。佛教认为,凡是世人,在前世都是有一定罪恶的,人在尘世中,自然是受苦受难的。佛教以此说明人生即苦难。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不是赎前生的罪恶,就是还前世宿愿。社会,只是满足人们还前世因果报应的场所。从十二缘起的学说看,佛教要人认识,人的现实存在,是前世的因造成,现实只是前世果的体现。如果前世信善,这世就在人世享乐,进入富贵之家。如果前世作恶,这世在社会上就必然贫困,就得在人世受苦受难。佛教教人们认识这世与前世关系的同时,教导人们修来世、做善事,以种下来世的因,得来世的果。佛教认为灵魂不死,人死为鬼。如果人在生前行善,就可在来世重新入人道。如果善事作得多,就可成为富贵的人,享乐的人。如果善少恶多,下世就会成为下贱的人。如果作恶大,死后成鬼,下一世就会进入牲畜道,成为牲畜。如果罪恶很大,就会堕入饿鬼道,变成饿鬼。饿鬼在地狱中受尽种种苦难,如果没人解救,就不再有资格参加六道轮回。罪大恶极者,完全被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完全失去了参与六道轮回的资格。这就是说,他们将永恒不能再成为牲畜或人。阿修罗道,指的不是修正道的神,是恶煞。六道轮回还告诫人们,人只有信佛、修行、信善,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进入天道[净土、波娑天]居住。入天道的人,不再参加六道轮回,他们成了永恒不死的人和神。佛教认为,这是无限善行积累的结果。至于小乘、大乘、罗汉、菩萨、诸佛为救世人,几转法轮,已是超脱于六道轮回之外,而不在六道轮回之中的。
这种因果循环理论,虽然以客观事物的巡回、重复、及因果规律为基础,但却是佛学中最主观、最不科学的东西。这种因果轮回,在于证明灵魂不死,精神永恒。在社会中,以因果循环对人以威胁,迫使人跟着佛教走。这是抓住人希望永恒不死的心理,求乐避苦的愿望,以虚幻的极乐世界为引诱,以地狱的惩罚,迫使人们信仰佛教,以相信他们的主张。这与天主教的天堂地狱理论和上帝选选民说是差不多的。这种因果循环理论,让人信善、让人无知无欲、与世无争,这就是要一切被压迫者驯服地成为统治者的奴隶。这是对人民的最大麻醉剂。佛教以因果前定宣传宿命论,要人不求进取,认定人世的荣华富贵都是前生注定,这就掩盖了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奴役和压迫,掩盖了社会对人的罪恶。这样,佛教的存在,对于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是十分有利的。对广大民众来说,除精神麻醉外,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这是历代统治者提倡佛教的原因,也是佛教对社会的最大危害。这也是历代有识之士反对佛教的原因。不过佛教要人们信善,六道轮回又有惩恶扬善的作用。这种惩恶扬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性向善,具有相当的作用。有些有迷信思想的人,对于作恶是十分惧怕的,他们怕死后进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有些人作了恶,内心十分痛苦,对自己的罪恶总有一些忏悔。而那些不信因果报应的人,却不知良心为何物,他们杀人,连眼都不眨一下,作恶根本没有什么悔恨。这一点是佛教在客观上对社会起到的进步作用。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