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浅之人谈写作
当我在键盘上敲击下“写作”两个字的时候,很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心虚。甚至想要探头探脑地张望一番,看看有没有人取笑我。因为像我这样一个蛰伏在自己的世界里,徘徊于思考与文字的边缘,却并无什么天分甚至也写不出什
当我在键盘上敲击下“写作”两个字的时候,很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心虚。甚至想要探头探脑地张望一番,看看有没有人取笑我。因为像我这样一个蛰伏在自己的世界里,徘徊于思考与文字的边缘,却并无什么天分甚至也写不出什么佳作的人,实在是不敢提什么写作的,说来很怕大家贻笑大方。也是骨子里那种始终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的性格和作为女性的矜持内秀使然吧。可是内心那份对文学的痴迷与狂恋,还是让我的内心蠢蠢欲动,迫使自己想把对文学的写作的感觉一吐为快,尽管只是一个门外汉的不成熟的非常粗浅的看法。私以为写作的过程不外乎两种形式:一种属于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水到渠成,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的;另一种则是苦吟成文,苦苦思索几经酝酿,然后又斟酌再三最后方能成就。在有些人的眼里像挤牙膏,又像是经历了万般苦痛的难产儿一般的文章。
说到前者,我们常常想到像李白一样的大家,“会须一饮三百杯”,酒至酣处而灵感突至诗兴大发,文思如泉涌,正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发而不可收拾,留下许多朗朗上口气势恢弘的千古佳句。写者痛快淋漓,读者拍手称快,真正有大家风范。
而后者也不乏有大家者,如“鬼才”李贺,其“呕出心血乃止”的苦吟风格,使其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了大量的苦闷诗歌。李商隐曾在《李长吉小传》中云:“每日骑驴背锦囊,外出觅句。”可见其对文学的痴迷,也正是因为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使他写出了令世人耳目一新为之惊叹的作品,最终能在古代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令人耳熟能详的则是苦吟诗人贾岛,因其“推敲”的典故,留下了苦吟的美名。而其“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感慨,更让人佩服其对文学的热衷和执着。王安石亦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佳句,其中“绿”字的出炉也是颇费心机,最后用定“绿”字之后才让人感觉,其他诸字皆不合适,竟是非此字莫属。一字传神,妙哉妙哉!而现代更有学者朱德熙,语言学界的泰斗人物。据说他写论文就是在一字一字地琢磨,字字珠玑。他的太太常说他的文章很像难产儿,但最后呈献给读者的却是论证充分论据鲜明的精品,真正达到了增一字太多减一字太少的境界。
而对于从事文字创作的人,我也根据个人的理解把他们粗略地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文学家,自然当属过去式了,指的是在文学界留下了不朽的著作,能举起一杆文学的大旗成为标志,引领一种风格的人。诸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读来皆是血“,写出了闻名天下的的经典名著;又如扛起文学改革大旗,呕心沥血留下400万字作品的鲁迅,其针砭时弊,语言犀利的风格更让人望尘莫及;第二类称为作家,当然过去式和现在进行式都有,比文学家稍逊一筹,也是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古代的自然不胜枚举,当代的诸如池莉,王朔等,我们也会毕恭毕敬地称他们为名作家,他们的作品自然也有独到之处;第三类是一种新生事物,至少对于几千年以来的文学来讲,是新生事物。他们叫做写手,尤其是指在网络上写作的人群,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他们当属整天在文字堆里摸爬滚打的,数量和质量没有太大的平衡,差距和档次不一而别,当然也不乏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涉及的人群也更广泛一些,各种层次的专兼职的都有。而且借助于网络,可能平步青云一夜成名的机会更大一些;第四类是指文学爱好者,对文学很是欣赏膜拜,可能偶尔也会小试牛刀,过一把文人的瘾。但却仅仅是爱好,数量和质量都不敢保证对不对得起读者了。
我自然对自己有很清楚的认识,早就给自己下了定论,充其量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爱极了文字和文学,可是却也只能扼腕兴叹,常为上天没有给自己天分而万般无奈。因为没有文学素养的厚积,自然也没有文学创作的薄发。有时候能做到娓娓叙来,却主要是一些叙事方面的题材;有时却是苦吟了,不过我可真是苦,虽然不会骑驴觅句,但也是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方才完成一篇小文,中间不知道要有多少次的停顿和字句的酝酿揣摩,说来也真是惭愧。据说那些作家几乎都能将诗词歌赋背下,想想也许这就是我和人家的差距吧。天分没有,勤奋没有,你凭什么文思泉涌,你凭什么有佳作问世?更羡慕的是人家的题材之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至政论时事小至鸡毛蒜皮,都能引发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信手拈来,而且往往颇能写出新意,不能不佩服他们的才华横溢呀。
可是依然喜欢写作,只是若真是因为自己几篇不成熟的文章,耽误了读者的时间,浪费了他们的几个脑细胞和几缕目光,俺也只能怀着抱歉的心情,像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一样腼腆害羞地说一句:俺已经很努力了,这已经是俺拿出的第三只小板凳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美丽沉默忧伤孤独绝望的诗人
下一篇:买车的理由PK不买车的理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