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德发的《双手合十》
这个题目好像是个笑话。赵德发的《双手合十》。本来就是赵德发写的《双手合十》。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双手合十》虽然写的是佛教,与写农村农民题材的赵德发的原有风格似乎是个决裂,其实,《双手合十》是赵德发风
这个题目好像是个笑话。赵德发的《双手合十》。本来就是赵德发写的《双手合十》。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双手合十》虽然写的是佛教,与写农村农民题材的赵德发的原有风格似乎是个决裂,其实,《双手合十》是赵德发风格的延续。(一)《双手合十》一如既往地关注重大社会问题。赵德发以写《农民三部曲》而著名。《缱绻与决绝》从民国十五年大财主宁学祥之女绣绣被绑票开始写起,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一直写到1994年3月天牛文化节开幕,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土地政策不同的生活背景造成人们对土地的态度及处置方式等的不同,深刻地描绘了土地作为农民生养的根本,农民对之情感历程的变化。应该说,1996年前后一段时期,作为农民赖以生存赖以依附的土地,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重点、矛盾的焦点,赵德发关注了这一问题,提出了土地私有观念。虽然目前土地私有化并没有实现,但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事实,不能不说是一定程度上的土地私有化。稍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涌起,冲击、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很多的人困惑、犹疑、思考、追寻,追寻道德与欲望之间的平衡点和结合点。这时,赵德发创作了《天理暨人欲》,通过民国时代的许正芝、毛泽东时代的许景行和新时期的许合心三人的追寻,解决了天理与人欲之间的问题,并通过许景行提出了和谐不只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内心的和谐,提出了以德治世的问题。而这时,我们的主旋律正是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青烟或白雾》则关注政治,关注民主,关注贪污腐败问题。正是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明确地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青烟或白雾》出版后,赵德发明确表示,将不再创作农村与农民题材的作品,而要转向写佛教题材。于是,他遍访中国佛教名山,与僧人同吃同住同参禅,终于创作出了这部佛教题材的《双手合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寺庙,这里的僧尼,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渗透着世俗发展改革成果的,与世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因此,《双手合十》里的寺庙与僧尼如同世俗的官场与官员一样,是世俗大环境中的特定场所和特定人员,同招商引资与当地群众利益维护问题,同发展经济与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同追逐经济利益与坚持道德操守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问题正是当下容易集结矛盾、容易引起社会不安定的重大社会问题。赵德发关注这些社会问题,并提出了“人间化——中国佛教的必由之路”这一重大课题,阐明了中国佛教要走出象牙塔,走下圣坛,走向人间,普济众生,为人类造福的理念,这与当下提倡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大团结、共建和谐社会又是不谋而合的。
更重要的是,《双手合十》提出了平常禅。“莲花的下面是污泥,清净庄严的背后是无尽的烦恼”。要想莲花圣洁美丽,离不开污泥的滋养,要想清净庄严必须斩尽无尽的烦恼。如何既保持圣洁美丽,又不被污染,这是所有世俗人的追求。如休宁般孑孓独行吗?太苦,太难,而且也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如觉通般仗势横行吗?痛快,荒唐,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如秦老诌般特立独行?潇洒倒是潇洒,但未免太孤独。如云舒曼般艰难度世?工作的烦扰,生活的艰辛,情与性的诱惑,让她难以像如瀑流云舒迟曼妙。还是如慧昱般好,做一个济世菩萨,以出世情怀做世间事业,既坚守了自己的情操又能普度众生,造福人类,是一个真菩萨。“回归平常方是禅”,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矛盾,处理烦扰,消除业障,既是慧昱的追求,也是我们世俗人的理想境界。这岂不是作家对《天理暨人欲》中提出的“人内心的和谐”的绝好阐释?在物欲横流、人心泡沫飞涨的当下,“平常禅”不能不说是平和心态、平定心境的一剂良药。
面对四川地震灾难,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在国难面前,中国作家不能缺席。是的,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把握时代潮流,把握前进方向,这是人民供养着的作家必须做到的,是一个有良心、有道义感、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作家必须做到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内涵丰厚意义深重的作品,也只有这样,其作品才能震憾读者的心灵,才能富有生命力。
(二)《双手合十》一如既往地围绕农村农民说事。与《农民三部曲》不同的是,《双手合十》的描写环境不再是农村,而是转向了寺庙、佛学院,主要人物不再是农民,而是走出农村的僧尼、政府官员和商人。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寺庙是远离城市贴近农村的,即使新建成的飞云寺渗透着众多的城市因子,也是深入在村庄及村民的包围之中的。因此,寺庙更多地受着农村的“场”的辐射:到寺庙朝拜的、打工的、做生意的,多是农民,寺庙里的利益之争更多的是寺庙本身(飞云寺里的利益是由公司代表的)与农民的利益之争。从主要人物来看,慧昱出自农村,父母都是穷苦的残疾的农民,父母在他身上寄寓的是农民对孩子的期望,慧昱招兵买马的对象也是农民,带到寺庙来的仍然是农民意识、农村情结;休宁是个农民,出家还俗回到的仍然是农村,娶的是农民做的是农民所做的事;秦老诌更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干着农村的活,只是因为贴近寺庙痴迷雪菇与寺庙有了瓜葛有了一些出家人的意识。不只如此,作品中人物的生活习惯、话语方式,如休宁做生死关时要慧昱每日送一个煎饼,包括孟悔在内的人物的话语中经常用“俺”这个字眼来表达“我”,这些体现着沂蒙山区农村生活的字眼,时时显露,也说明了农村与农民已经在作家的灵魂深处扎下了深深的根,使他无法回避。
(三)《双手合十》一如既往地以大团圆结局结尾。赵德发在《农民三部曲》各书都以大团圆结局结尾,让读者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双手合十》亦然。慧昱经过磨炼,终于修成正果,不但破解了藏宝偈找到了宝物而且成为了飞云寺的住持;休宁经过生死关有了修炼成佛的迹象;秦老诌虽然不是佛门弟子,但在他坐化的那一刻,他一辈子心心念念想找到的雪菇出现了;孟忏孟悔成了真正的佛教徒;觉通死了,明心还了俗,郗化章夫妇皈依了佛门,明洲电厂老板和乔昀进了监狱……正是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切体现。
但是这种因果报应在世俗面前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休宁老师傅做一个自了汉的心愿,虽然于众生没有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永远的向日葵
下一篇:带着良知和责任来佳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