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选才”看似公平却荒唐
当前几天一出“抓阄上中学”的闹剧上演之际,有网友戏言,今后选拔干部也可以借鉴这种“公平”的方式直截了当地选拔任用干部。戏言并非戏言,这位网友真高明。这不,另一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抽签选才”荒诞剧
当前几天一出“抓阄上中学”的闹剧上演之际,有网友戏言,今后选拔干部也可以借鉴这种“公平”的方式直截了当地选拔任用干部。戏言并非戏言,这位网友真高明。这不,另一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抽签选才”荒诞剧接着上演了。据《齐鲁晚报》7月6日报道称,山东德州市组建食品药品稽查支队,要从各县市区抽调工作人员,德城区卫生局获得8个名额。由于符合条件者众多,达到了48人,竞争比较激烈,德城区卫生局选择了抽签来决定人选。“抓阄”和“抽签”是我们老祖宗的重大发明,体现出一种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老古话说,好汉阄下死。多数人都认为“抽签”是“最公平”的制度,对由此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埋怨、都认同。参与“抓阄”的人,如果抓不到“上上签”,也只好认命,怪自己运气不好。这种凭运气定命运的方式,直接、简单、便于操作,让人心服口服,长期以来一直在各行各业沿用。但是如果把其作为选拔任用人才的一个机制,是不是合适呢?
诚然选拔人才,人们最怕的是不公平、不公正。但要公平,更要符合程序。“抽签选才”从表面上看,确实可以避免暗箱操作和“走后门”等现象,并且省去很多“麻烦”。可是从本质上讲,这种做法是将公平维系在“手气”之上,看似公平却很荒唐,可以说是“最不公平”的。认真想想,我们不难看出,将符合条件者与不符合条件者放到“同一起跑线”,中阄的机率是同样的,这样难保不把“庸才”选上来了,把真正的人才刷下去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第一资源,选拔人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层层筛选,如果仅凭运气来决定命运,岂不成了儿戏?这种圆滑的公平,其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伪公平”,甚至是一种贴着公平标签的不公平,更是官员的一种懒政思想、乱作行为。现在有些领导善于做“好好先生”,比如48人都符合选用条件,只能从中选8个人,选谁不选谁,都可能会得罪人,干脆抽签决定吧!
“抽签选才”不可取。其实防止在选人用人上搞不正之风,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很多,只要领导干部开拓创新,多动脑子,公道正派,一定可以选到优秀的人才。比如通过考试考核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只要程序合法,秉公办事,既可以能够让优秀的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又可以保证选拔工作公开、公正和公平。这样以来,不但社会各界欢迎和支持,我们的事业也才后继有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老公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