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疯狂地学习狗屁的英语
2008年我们期盼已久的奥运会就要在中国北京召开了,在这全民大力掀起学习英语热潮的时候,我写这篇文章仿佛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我是有话就想要说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从他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写文章做事的。不管读者朋
2008年我们期盼已久的奥运会就要在中国北京召开了,在这全民大力掀起学习英语热潮的时候,我写这篇文章仿佛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我是有话就想要说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从他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写文章做事的。不管读者朋友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首先申明我绝对不是一个保守落后的人,也不是反对人们学外语,一个国家领导人如果能会几国外语,在外交上就不用翻译而可以直接和外国人打交道,可以彰显出一代国家领导人的风采;一个优秀的作家如果精通外文就可以读英文的原版小说,就可以避免中文翻译中的局限性而更加深刻地领会英文小说的语言特色和幽默风格;科研人员离不开外语,掌握了外语就可以打开一扇窗,更好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引领世界潮流;老谋子张艺谋听说都拿到了博士学位了,他如果能好好静下心来学好外语到是一件让人称道的事情;那些从事外交、外贸、科技、旅游、公关的人,我觉得他们不仅应该学好外语,而且一定要学好、学透、学精,要想办法掌握多国语言。
请注意在这篇文章中我所说的“为什么要疯狂地学习狗屁的英语”中的“疯狂”二字?是指的全民把正常学习掌握一门外语的普通事变的疯狂化、非理性和非正常化,让人有些不可理解。本来我认为从中学开始学英语是正常的、可行的,(我校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一个人高中开始学英语为时不晚,密集型、单科独进学习更有利于掌握一门外语。)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就确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如果你想读大学、考研成为一名科学家,你再接着深入系统地学习英语为时不晚;而如果你只是想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手艺,做一个农民,做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或者说是只是想当一名教师,做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必要非得会外语吗?可悲的是现在不仅学外语变的低龄化,而且变成了全民化。中国有许多单位不管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能用得上英语,也不管你会了鸟语但是一辈子都出不了国、见不到外国人、工作中根本用不上的实际情况,都要用英语作拦路虎,公务员考英语、医生考英语,教师考英语,成人高考必考英语,考来考去那个狗屁的英语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呢?考国家公务员的,你可以多从专业的角度考察他的水平;多从政论文方面考察一下他的治国方略;多从历史、政治、地理人文方面的掌握程度考察他的知识面以及他对科学论、方法论等等宏观的把握;可以从他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了解他对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眼光和智慧,如果是这样该有多好,考那个狗屁的英语能考出一个人的什么水平呢?政府机关究竟有几个部门的工作离不开英语?泱泱中华大地各个省份究竟有多少地方可以每天和外国人接触?既然不能,既然没有,那么大多数人从六、七岁开始穷其一生付出那么多精力,花费那么多金钱学到的英语不是都白学了吗?大多数人会的那点英语都就着饭吃了,都顺着尿道跑了,充其量在追女孩子的时候拽上两句英语显得要绅士一些。我要说:资源造成的最大的浪费就是学英语。
各地新东方英语,旧西方法语,什么疯狂的哈哈语在中华大地上四面开花、八方结果、泛滥成灾,呈越来越疯狂之势,六、七岁的孩子会说几句鸟语了,家长们便流露出娇傲自得的眼神,便感觉自家孩子素质不低、聪明无比、多才多艺、少小有为,便会在人面前眼角眉稍多了几分得意和喜悦,甚至还会不厌其烦地让儿子在客人面前拽上几句鸟语,唱上几首鸟歌。啊!我呸!真是让人觉得可笑之极,先不说让这么小的孩子早早地学会了鸟语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跟以后学校的课程相联系?单说就算学会了,学的很好了,你要想干吗?你想让你的儿女从小就说外国话吗?都当翻译吗?都出国吗?都去和外国人打交道吗?而且这样做的恶果是助长了国人从小就树立了一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媚洋思想,从而忽略了对国学的学习、继承和发扬。而且大人要学好外语的意愿并非是孩子的意愿,大多都是大人们强加在孩子们身上的负担,每次当孩子们诉说他们其实不想学的时候,我是真心心疼她们的。孩子们太累了!
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一个国家为了一个运动会的召开就号召全民学外语,这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来说,可以显示出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倒也无可厚非。让老外瞠目结舌的是,一个东方国家的人居然连老太太都会说英语,对于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很有益处。对北京人来说学好外语至少有它的政治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比如有外国友人迷路了,你可以为他们指点一下迷津;比如可以亲临鸟巢为自己崇拜的明星用英文加加油、赞赞脚、助助威;做生意的可以趁着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用英语热情洋溢地推荐一下自己的特色菜和特色商品,掏干净外国人兜里的钱;如果是司机朋友的话能用英语更好地为外国运动员服务;要是一个人是小姐的话在和老外缠绵的时候至少可以用鸟语夸他的肌肉好发达,动作好英猛,多要几个小费什么的。也就是说咱北京人或者说是在北京的北漂一族学了外语至少有它的实用性,至少能见到个眼绿毛长的异邦人呀!
可是我就不明白了,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苏杭等等发达的大城市每天能见到不少的外国人之外,其它小乡村,小城镇,包括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城市,要想见到一个外国人比在大街见到一只免子都要难。可是即便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一个眼绿毛长的外国人,一辈子的工作都跟外语不沾一点边为什么还要耗费那么多的精力,花费那么多的金钱,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学那个鸟语呢?国家提倡是一方面原因;国人习惯性的跟风是一方面原因;工作、考学、就业是一方面原因;更让人不可捉摸的一方面就是那难以破解的五花八门的国人的心态了,也可以称其为民族劣根性。其实每个人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想必自有它的道理。
总之,我认为:从小投入巨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来的鸟语除了成为大多数人抬高身价,标谤自己的资本之外,到底有什么用?真的该为国人疯狂的英语浪潮降降温了,棒喝一声:中国人你要干吗?大学毕业连自己的母语都快忘记了,文言文快让青年一代读不懂了,繁体字快要失传了,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文不对题了,错别字越来越多了,可是又有哪个学生家长愿意掏一分钱让孩子们去补一堂语文课呢?很多人却要用几乎一生的时间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话是人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