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教”
早早地回来,只为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得慢慢地读,细细体味,才发觉原来许多事是做错了,许多话是说错了,家庭教育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从前一直不觉得,一直跟息着祖辈的理所当然
早早地回来,只为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得慢慢地读,细细体味,才发觉原来许多事是做错了,许多话是说错了,家庭教育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从前一直不觉得,一直跟息着祖辈的理所当然。每看完一个章节,都好像听到了孩子的心声,都感觉离孩子的脚步更近了些,而且它还教我们如何具体实际操作,真不愧是献给妈妈们的一份好礼物。
很羡慕美国的妈妈们,她们有了孩子一般都会辞去工作很幸福很安心地专门照顾宝宝,她们都有医保社保,失业保险,就算离了婚丈夫都得按法律给她们很大一笔费用,纳税以家庭为单位,要是俩个人的收入都高,那纳掉的税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还不如放了工作在家带孩子,而且她们认为孩子必须得自己带,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小就得十分尊重他们。不像我们中国式的妈妈,似乎是由于生活所迫总是将孩子扔到家里,屁股两拍打工去了,看管孩子全当是爷爷奶奶的事儿,祖辈文化的差异以及隔代的溺爱总是将孩子在可塑期加以扭曲,实在是得不偿失。时常碰到孩子一些棘手的问题连我们这些准妈妈们也是不知所措,更何况那些只识斗大字的爷爷奶奶们呢?美国国人也组织很多俱乐部:有球赛的,有健身的,有家庭教育的……应有尽有,丰富多彩,遇到问题她们都会参加学习,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她们的Party真正是走进生活,走进家庭。那样宽松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当然阳光、正直、自信,不像我们中国家人动不动就是成绩,一棵树上吊死。他们发成绩单都是学生轮流发,而且要求是不带任何表情的发,以免对分数低的学生不尊重。
我是不太在乎孩子的成绩的,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孩子自己对分数都十分敏感,考得不好时你看那忸怩状,考得好时那是何等的威武雄壮,提些不恰当的要求都是如此冠冕堂皇,何时才会还回他们一个干净的教育环境!
其实我也并不是一概否认国教,崇洋媚外,我只是想用“拿来主义”;只是真的,似乎是孩子突来的“任性”与“桀骜”,发现一下子我很难驯服,才开始关注这一课题,了解这些知识,是孩子给我补上了这一课,我真该好好地感谢他。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呓语:我的一千零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