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池荷

闲看池荷

利路名场散文2025-03-24 05:45:47
校园有一方池塘,岸边青杉挺拔,榆柳如盖。几年前,有好事者,植以观赏荷。开始时,几莛小荷如飘零孤客掩不过满塘浮萍,点缀其间,似美人临水,依依愁肠袅袅想思,茕茕孑立成孤芳自赏,望之令人悠悠感恻。不曾想,一
校园有一方池塘,岸边青杉挺拔,榆柳如盖。几年前,有好事者,植以观赏荷。开始时,几莛小荷如飘零孤客掩不过满塘浮萍,点缀其间,似美人临水,依依愁肠袅袅想思,茕茕孑立成孤芳自赏,望之令人悠悠感恻。不曾想,一不经心,几番寒来暑往,当初的孤客,举手投足之间,轻轻松松反客为主,潇洒到“映日荷花别样红”来。
每到夏天,满塘翠绿的荷叶与星布叶间亮丽的粉红荷花,相映成趣,成为校园景观一绝。记得当年读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时,倏然被诗中情景所打动。“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当优美到从容不迫,走进自然流入心胸,顺手拾来时,这样的诗句才是最美的,也最能够打动人。所以,多少年以后,每当我经过塘边,望着满池青翠欲滴的荷叶,让人心神俱亮的荷花,首先想到的不是其他,而是孟氏的这首诗。他那悠闲舒适的心态,自然到能把一阵风的馨香,一滴露水的清响,毫无雕琢地沁入笔端,溶入有些琐碎有些平淡的生活。这也许不是在写诗,而是在与心灵进行交流,悠适闲舒的灵魂憩息在哪里,哪里就会有动人的真情至景和最真实的生活,使人难以分清生活与诗歌的距离。
也许,生活的内容真的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心态和拥抱着的情怀。
学校在没放暑假之前,总会在某个清晨或傍晚,有一些学生,坐在如盖的柳树或倚靠在竣拔的青杉下,捧着一本书,面对满池翠绿的荷塘,诵读默识;而有的,干脆什么都不做,瞅着潇潇一池绿荷,两手拖腮,发着呆做着梦。有梦总是好的,我也相信这一方池子的荷花与叶的梦,年年的绚丽灿烂,是为了送给这些学生的。
如今放假了,学校变得清静了,但更为清静的是这蓬勃着无限绿意的池塘。两岸挺拔的青杉如故,如盖的榆柳还在,不在的是那些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学生,还有那憧憬远方的眼神和梦想。这些都不在了,仿佛一夜之间,即是如此。往日的池边,再也没有了书声,也再没有了读向远方的眼神了。
一池绿荷,风过之后,意更萧萧。
一声叹息。每次上下班回家,经过塘边,也会一如他人,在晨荷的清香和暮霭浓郁的香气里,匆匆而过,从来不肯断然停下,让心灵在绿叶间在轻风里飘浮一会儿,归还一个本真的生活,一个真实的自我。其实这样做,也许不会太难,而难的是,本真自然,在更多人的眼里,甚或癫狂。一声叹息,叹息之后,心底总会婉转千徊,不由得想起那个千年之前,闲适到有些感伤的诗人来。这样想来,古人真实自然的生活,也许就是现代人一个永远无法企及的梦。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没有条件,原本缺少的就是他们的那一份淡然的从容,内心清澈可饮的伤感。
那是那一天,我记不清了。那天上班,路过时,看到一对年过五旬的夫妻,坐在塘边,闲话些家常。淡淡的神情,闲闲地看,依稀是诗里情景画里表意。可是,在回首一瞥之后,我才确信,夫妻两人的舒闲,似乎与他们眼前的荷塘无关。终于,我明白了,生活与生活之间,时代和时代所阻隔的,不仅仅是从容的心态,还有那些揣着极易摔碎的情怀,就像一只晶莹剔透的琉璃,摔破一地,永远无法还原回归,那就是文雅到千年之后,再也找不到门的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