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凤凰琴》一呼
经常看报的人,自然知道有这么一部小说,名叫《凤凰琴》;也知道这部小说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然而时下,经常看报的人似乎不多,《凤凰琴》的知名度远远没能如人意。《凤凰琴》的故事围绕一个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指
经常看报的人,自然知道有这么一部小说,名叫《凤凰琴》;也知道这部小说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然而时下,经常看报的人似乎不多,《凤凰琴》的知名度远远没能如人意。《凤凰琴》的故事围绕一个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指标争夺展开。然而,我们的许多观众不知这是什么意思。一位正热恋的女观众,看到影片上余校长的妻子明老师刚得到转正指标后死去,便怯怯地伏在男朋友的耳边问:“‘转正’是干什么呀?”男观众也很诚实,说:“我也不知道。”
在商品经济大潮汹涌的今天,转正意味着什么,似乎含了比前几年更加丰富的内容。但,我们不可离开影片上大山深处的小学那个特定的环境,离不开近30年来我们教师队伍充满火药味的竞争。转正,意味着可以摆脱大山进城,可以甩了泥饭碗捧铁饭碗;转正也意味着国家对某个人能力的认可,意味着这个人可以为国家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转正还意味着原来不见得能发放的几十元民办教师津贴变成400多元的国拨固定工资有了保障。所以,为了转正,就有了《凤凰琴》中几个小人物恩恩怨怨的故事。
《凤凰琴》诉说的是一段历史。不光说教育史,还在说整个社会的历史,令人迷惘而清醒、愤慨而欣慰、激动而淡漠的一段社会史。不是只能起“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作用的历史。它是一记重锤,在捶打我们每一位老百姓的心,更在捶打着那些领导者的心。
基于此,我为《凤凰琴》一呼:无论为官为民,都要去认真看看读读《凤凰琴》。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