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汶川地震灾区燃起一缕生命的烛光

为汶川地震灾区燃起一缕生命的烛光

阮妇散文2025-08-27 04:33:10
也许是在我9岁那一年吧,在我的睡梦中,迷迷糊糊的被母亲从寒冬的窗口拖到窗外的柴火垛上。那时我感觉到房子很剧烈的颤动着,哗哗的响。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经历地震,好像记得那是1975年的冬天。。那天,妈妈提前
也许是在我9岁那一年吧,在我的睡梦中,迷迷糊糊的被母亲从寒冬的窗口拖到窗外的柴火垛上。那时我感觉到房子很剧烈的颤动着,哗哗的响。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经历地震,好像记得那是1975年的冬天。。那天,妈妈提前把准备过年的猪肉放在饭锅里和着高粱米一起煮着吃了。那年过的特别香!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中国的汶川,一场7。8级大地震,使我4万同胞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刻,永远的埋在残垣断壁里。鲜活的生命,如花般转瞬凋零。500万的同胞啊将无家可归,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原本幸福的一家人,顷刻间阴阳两界了。那些美丽的家园啊,顷刻间也被冰冷的瓦砾和废墟所吞噬。
有什麽比失去生命和家园更让人心痛啊!
在这饱经沧桑和蹂躏的中华大地上,怎麽又降临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呢!这刚刚告别贫困不久的民族怎么又要经受一场前所未有的伤痛呢!
在强大的自然力的无限肆虐面前,渺小的我们有些显得那么的孤苦和无奈啊!
泪眼无数次的迷离着我的眼睛。我总在为这场地震中的几个镜头所震撼着:
一个死去的母亲在给她用身躯保护住的孩子,留下了最后一条还没有发出的手机短信:孩子如果这次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妈妈是爱你的啊!
一个高三的女生在电视里向我们含泪诉说:叔叔阿姨们,你知道我们跑出教学楼后看到了什么了吗?我看到了五楼倒塌成了一片废墟,看到了废墟里有无数的脚和手啊!
当救援人员赶到变成废墟的学校时,在无数瓦砾缝隙中传来清晰而稚嫩的喊声:叔叔阿姨,救救我们啊!叔叔阿姨,救救我们啊!
这些花季的孩子们,在他们生离死别的那一刻,怎么能不让人流下酸楚的泪水呢!是这场大地的肆虐,让这些本该天真烂漫的孩子过早的承受了磨难!
我还为这样一些镜头所感染着:
一名女学生,被压在废墟里,并没有哭,而是打着手电筒在废墟里坚韧的翻看着课本。等待着救援人员的到来。
有一所中学,被压在废墟里的孩子,活着的,也都没有哭。不知是谁起的头,都开始唱着歌,都唱着这样一句动人的歌词:“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啊,稚嫩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中的一些父母在这场地震后也许永远的不能再像从前一样来接送他们上下学了。他们就是靠着这种顽强和坚毅,开始了孤儿不孤的生活。在这场磨难中,就是这种精神,才能使坚强的汶川挺住!才能使伟大的中国挺住!
我还为这样一些镜头所感动着:
绿色的军人在废墟中,清理建筑废渣瓦砾时,生怕伤害了花季的生命,就像绣制美丽的花朵一般,用手去小心翼翼的扒着学生身上的瓦砾,手指上渗出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浸染着绝处逢生的花朵。
当救援的军人在顶着强烈余震的危险,依然勇敢的抢救着埋在废墟里的孩子们。可孩子们却异口同声的喊出:解放军叔叔,这里太危险了,快撤离吧!
看到这里你能不为此感动吗?你能想到了什么?这是隔着废墟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深处的交流。这也是在生和死面前的一种无私无畏的真情的融合啊!世间还有比这种爱更让人感动的吗?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的汶川,大地被强烈的震颤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也同时被震颤了。四川的汶川,一瞬间竟成为地震的中心,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救援的中心。
央视播音员赵普报道震灾时落泪了。“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懂得相互守望和帮助。”
我们的温总理在用手抚慰着孩子的脸颊时说:不哭不哭。可他却眼含泪花。这是为什麽呢?因为总理的心间融入了太多人民的苦难。是人民的心和总理的心紧紧相连了。
所以,全社会都在捐款援助灾区。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一下子捐了365元钱。她说,我每天少花一元钱,一年就节省365元。我少吃一年的糖,就会给地震灾区的人们送去365元的粮食啊!
连低保户的和敬老院的老人,也都伸出微薄的援助之手!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在强大的自然力的无限肆虐面前,渺小的我们显得又不是那么的孤苦和无奈啊!我们倒更显得无限的坚强和伟大!
在这饱经沧桑和蹂躏的中华大地上,又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民族啊,我们并没有怯懦,相反我们却变得心手相连,具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力!这刚刚告别贫困不久的民族,在经受这场前所未有的伤痛后,却变得无比强大,将无坚不摧!
借以此文,为汶川地震灾区燃起一缕生命的烛光吧,来告慰那些遇难的同胞们,来祈福那些幸存的同胞们,来装点我们坚强和伟大的民族。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早上7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