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师转正

民师转正

鳁鲸小说2025-04-12 08:25:11
77年毕业回乡,我继续从事民师工作。一边工作,一边料理家庭。78年我的大女儿出世,家里添人增口,其乐融融。虽然日子不好过,但是随着父亲和我加上妻子的劳动,挣得工分偏多,分得钱粮也有增加,景况有所好转。
77年毕业回乡,我继续从事民师工作。一边工作,一边料理家庭。78年我的大女儿出世,家里添人增口,其乐融融。虽然日子不好过,但是随着父亲和我加上妻子的劳动,挣得工分偏多,分得钱粮也有增加,景况有所好转。家庭基本和谐,偶尔婆媳之间发生矛盾,经过我来回的协调,唱三花脸,大部分家长里短的小事也解决得较好。因为是一家至亲骨肉,不可分清彼此,不可过于计较,我经常把道理讲给妻子听,妻子也算比较的通情达理。偶尔也和父亲说一些有关“家和”的问题,自然父亲是个通情达理之人,父子沟通,相互理解。母亲智障,耳目欠聪,一家人必须谦让于她,力求家庭和睦,虽苦犹甜。
77到78年暑假一年的时间,是村村办联中,我就在本村干。78年暑假根据上级的政策,学校进行合并,我们村又和原来一样,合并到了双桥村,我同学生一起,到了双桥村。79年暑假,学校又进一步整合,双桥村和我们靠河村又一起并到渡西村。我们村距渡西村和双桥村差不多,大约三四华里的样子。渡西村是我们镇最大的村子,有五千多口人,双桥村有三千多口人,我们村一千多口人,这三个村子总共有一万多口人,学生的数目也是比较多的。我记得一个初中年级是三个班,一个班五十来个学生,这个时候初中已经成为三年学制,也就是说初中就有九个班,四百多学生,在那时也算大学校了。
粉碎四人帮之后,各行各业都在拨乱反正,都在逐步走向正规。作为我们这些师范毕业的学生来说,只要是学制二年或者三年的,就直接转为国家正式的教师了。我们这伙是学制一年的,国家似乎不大承认我们的学历,所以也就不给我们转正。但是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士,一些善于上访的同学,就有点沉不住气了,就组织起一部分人三番五次地到省里去访,结果是弄了一个考试选拔,择优录用。
我记得大概是80年的6、7月份,通知我们准备考试的,当时我家老的老,小的小,我对此有些麻木,也没大拿它当回事。我们同学,绝大多数都回到原来的师范学校组织的辅导班,老师辅导的很认真,同学们夜以继日的复习,就是为了一个饭碗。总共复习的时间有一个月。可我因家庭负担重,只在学校呆了一周的时间,就回到了家。因为当时生产队已经把地分给了社员,我父亲年纪大,妻子身体不好,孩子又小,觉得考上考不上无所谓的事情,听天由命吧。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记得有个徐老师,他就实在的告诉我们:“同学们,你们就是为了自己的饭碗而努力,千万不要松懈”!一直到现在,同学们对徐老师还是很感激的,因为老师对学生很真诚实在。
我刚到学校复习的时候,吃饭连个碗也没有,只是拿着一个小白瓷缸子,吃饭喝水共用。同学们见了就笑我,说我太死法,太小气。因此我赌气去商店买了一个比较美观的铁花磁碗。在去商店的路上,我就暗暗的想着前几天徐老师说的“饭碗”的话。我想:这次舍家撇业来这里,就是为的一个饭碗。家里老幼残疾的,那么可怜,我在这里必须好好复习,刻苦努力。现在我买个碗,请老天爷就成全我考个饭碗吧!
大家都在学校复习了一个多月时间,我却因为家中老人身体不好,只复习了一周的时间,就遗憾的毫不情愿地回自己家复习去了。白天干活,晚上挑灯夜战。那时候用的灯只一盏带玻璃罩的煤油泡子灯,还觉得很亮似的,因为那时侯我们还没有用上电灯,只好将就。自己复习效果虽然不算好,但是由于自己的基础比较好些,倒也觉得清净,就是老婆哭孩子吵得,时间很难保证。后来我的同学给我传话说,原来我在高中读书时的柳维宪老师(此时也早已调到师范去了)曾骂我说:“忠诚这孩子,太没出息了,他千不该万不该为一时私利弃学回家,只要他坚持,河上镇的学生就是考上一个也应该是忠诚,唉,这孩子,他的基础我有数,唉,可惜了”!
我记得当时是1980年的9月21日(农历的8月13日),我们在县城的实验一小参加了选拔考试。当时考试也是分文理,我参加的是文科考试,大概考的是政治、语文、数学吧,考试时总觉得题很简单,考得很顺利。考语文的作文题是“千里马和开阔地”,再加上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这篇作文我似乎考前就有预感,因为那时侯一再宣传“伯乐相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文革结束,人才匮乏,国家正值用人之时,可那时候的合格人才真的很少,这就号召各级领导以及专家们要善于发现,要大胆利用培养年轻人。那时往往考作文都和政治形势结合,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基本年年是这样。数学考试也简单得很,就是我们高中曾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只要记住公式的,套上就可以算出来了。可以说我考试觉得得心应手,很顺利的。
考完试,回到家,继续我以前的民师工作和操持家里的油盐酱醋柴,等待着考官和上级主管们的“宣判”。大约熬到了11月份的时候,县里通知叫参加体检。当时我接通知比较晚,等赶到县城,上午已经下班,大多同学上午就体检完了,我很丧气。心想:这次是完了,下午体检的已经很少了,可能里边有什么猫腻吧。不管怎么说,既然来了,体检试试吧。结果体检很顺利,当时就听那些给我们体检的大夫窃窃地说:“这伙人太惨了,不要在我们这里再难为人家了”。
顺利通过了体检,又是叫我们毫无期限的回家等候。结果到了12月16号的时候,县教育局通知叫我们去报道,参加分配。当时在那里管分配的就是我们的政治老师。我记得轮到我的时候,我的老师说:“忠诚,你打算到哪里去”?“我愿意回家”,我说。老师愣愣地看了我一眼,愕然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老师,我的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和病弱的妻子以及幼小的孩子,我只能选择回到我们公社工作”。我怯怯懦懦的回答着老师。老师长叹一声:“唉”!就拿起笔给我签发了调回原单位的命令——分配通知书。我深深的给老师鞠了一躬,低着头倒退着退出老师的办公室。
我考试时,准考证是XXXXXX34号,这次选拔考试全县一百多人参加考试,也只选拔了34个人。我知道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是天意。全县共计20余个公社,一般每个公社也就考上一、二个人,不少的公社甚至一个也没有。我们公社结果只考了我一个,还真被那个柳维宪老师说中了。我在学校复习的时间那么短,那么些比我学习好的多的同学却没考上,我却以比较好的成绩,考中了,就是瞎猫碰到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