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折胡兰成文字

浅折胡兰成文字

濩泚杂文2026-01-13 09:45:39
历史上的原因使得胡兰成这个名字直到近年来才成为人们的谈资:小资阶级谈及胡兰成,大抵是因了张爱玲之故,多有不屑胡兰成其人;文学界谈及胡兰成,多是因胡乃世乱才子,写得好文章;平常人等谈及胡兰成,多是抱有窥
历史上的原因使得胡兰成这个名字直到近年来才成为人们的谈资:小资阶级谈及胡兰成,大抵是因了张爱玲之故,多有不屑胡兰成其人;文学界谈及胡兰成,多是因胡乃世乱才子,写得好文章;平常人等谈及胡兰成,多是抱有窥个新奇之心,想看看昔日汉奸是如何成就今日文学宗师的。
然而虽说读书有益,若未能平心静气摈弃一些名词上的纠扰,抑或与书无关的是非,是读不得书的,也自然无法自书中得到启迪。例如某作家于胡兰成的评语:“人可废而文章不可废。”极为精臂。
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一书,若说是比不得张爱玲的作品,自是比不得,而说胡兰成才气不如张爱玲倒也未必见得,究其原因,不过胡兰成喜好卖弄文字,惜其文字太过于取巧,世间惟有无情人,方才能无情之处取机投巧,故言胡兰成为小人亦不为过。
胡兰成之文字取机投巧,大致上可分成几种格调:一是文言文间白话文;二是以余杭方言入文;三是取词多无出处而拼凑得体;四是沾沾自喜自曝家底;五是卖弄地方民俗风情;六是卖弄个人学问却做不来真学问……凡此种种,自是可以逐一例出剖析与众家兄弟看:
一是文言文间白话文:“五四”时期那会儿,因胡适、鲁迅等人提倡白话文写作,白话文方才得已拓新,然而那当会的作家,初进行白话文创作,多少仍是见得文言文的影子的,所以说文言文间白话文写作,并非胡兰成一人独行,便是今时今日,亦不乏个中好手以此方法写作。因此胡兰成弟子总是喜欢鼓吹胡兰成之文字文言白话并行,却未曾见得胡适、鲁迅……等“五四”作家的文字,总是觉得遗憾非常。
二是以余杭方言入文:但凡作家,凡属写作,多数作者总喜以其生长地域地方方言入文,此亦是不足为奇。如胡兰成以余杭方言入文,而其它地区文人,亦也多有用地方方言入文,此也并非胡兰成一人专擅。
三是取词多无出处而拼凑得体:汉字往往一字蕴多意,莫说胡兰成,便是初学为文者,亦常见得有新鲜拼凑而成的词汇,然而像胡兰成如此刻意为之及倾注心机者,却也是少之又少。至于取词多无出处,皆因底子薄,而词又多为自创,却也不是怕落个掉书袋的嫌疑。
四是沾沾自喜自曝家底:无可写之处而作文,所作所写多为自身以及对自身的臆造,所以张爱玲爱好者不屑胡兰成,皆因胡太喜卖弄而又不懂洁身自好。
五是卖弄地方民俗风情:任何一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风民俗,也总有人在写,或者是因为名不见经传而被湮没,而卖弄却是无需。
六是卖弄个人学问却做不来真学问:一部《中国文学史话》不提也罢,而《禅是一枝花》里,则禅因人而异因心而解,各人各解各各有不同,胡兰成的《禅是一枝花》里所述,参的倒是与日本人之心胸狭隘真个无二,只怕见了禅学好手,只会让人贻笑大方,虽说释家师父们不喜卖弄,亦也不会笑人。
综上所述,只是一家之言,然说胡兰成无情人做得好文章,总是牵强,若说胡兰成做得好文字,自是无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