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设学习型想到的
自从2002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学习型机关、学校、企业等开始被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各行业、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建设学习型也要根据实际进行自身建设的研究,将有关的理论、经
自从2002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学习型机关、学校、企业等开始被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各行业、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建设学习型也要根据实际进行自身建设的研究,将有关的理论、经验应用到自己单位,扎扎实实地建立,才能创造出新的增长点,使这种学习收到实际效果。记得被称为数字经济之父的泰普斯科特早就说过:“未来的领导就是领导学习,未来最可靠的竞争优势就是克服障碍学习,最好的领导不是下达命令,而是建立让成员扩展能力的组织。”举目环顾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得飞快,新事物、新问题不断出现,要想锐意进取,不落伍,要求每个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即使是刚出了学校门不久的人,也得学习,否则很难适应形势发展。正因为如此,建立不同的学习型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
不能否认传统型的组织也要学习,但那种学习往往比较重形式,不太重效果。现在的学习型则是通过培养弥漫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创造性,从而搭建起来一种有机的、符合人性的、扁平的、咨询的、开放的、让每个成员都能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何人生价值。
但是,建立学习型,不能总是停留在口头上,要采取具体措施,为读书搭建平台,比如建立图书室,储存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书籍,放便单位的人借阅;还要成立一些文学学会、结合本单位的业务成立不同名称的学会等,让人们读了书,写一写文章,弘扬本单位的正气。或者召开读书演讲会、交流会等,使读的书应用实际,转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这样不但解决了实际问题,还能激发读书热情,保持这种热情。
不管怎样,建立学习型的目的,还是要人们养成“让读书成为习惯”,不论机关干部还是教师、工人、医生等,最应该有的习惯那就是读书。习惯怎么养成?其实没有秘方,只要千百次地重复做一件事,就可能形成一种习惯。读书一定不能仅是个体习惯,必须形成一个组织的习惯,因为个人的优秀习惯会在糟糕的环境里磨损、流失。只有当一个群体,他就能融进共同的话题,这样的一个团队氛围就会牵动着深一脚、浅一脚的,连滚带爬地跟着走上读书道路,由此也养成了习惯。
实践证明一个人读的书多了,既提高了素质,增加内涵,提升品位,开阔了视野,站的高了,看得远了,增加了做好工作的基础,有力地促进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书看似耽误时间,实际是提速了。
建立学习型,是进行时的命题,走在这条路上,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如果没有平常心,总是对速度、对立竿见影怀有期待,那就会失望,就会在中途停顿下来。
常年地做着读书这件事,心灵会安静,少了浮躁,多了思考;少了欲望,多了淡薄;少了粗浅,多了睿智……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