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一种生活方式
一直有些奇怪,咱家世代务农,祖父辈稻箩大的字识不到一个,父亲还不错,读到初一,因为当家的姑母拒不给米,只好回家务农,为什么咱对读书却总是情有独钟,对书籍爱不释手?这么多年,读着读着,我越发认同福楼拜的
一直有些奇怪,咱家世代务农,祖父辈稻箩大的字识不到一个,父亲还不错,读到初一,因为当家的姑母拒不给米,只好回家务农,为什么咱对读书却总是情有独钟,对书籍爱不释手?这么多年,读着读着,我越发认同福楼拜的说法:读书是一种生活,而不是学习。对了,就是为读书而读书,不为考试,不为职称,不为加官晋爵,不为浮名蝇利,就是为了安静地体验捧书在手时的清雅,陶醉含英咀华时的惬意,沉迷于深思遐想后的飘逸。因为有书可读,所以一直没有与“无聊”“空虚”狭路相逢,日子也极少因为空暇而虚脱得无精打采。漫长的暑假,理科老师三班倒式地开班授课,挣的钱可抵得上一年的工资,可以换来一辆私家车的四分之一。我呢,没有人请我去辅导语文作文,只好宅在家里陪女儿,接送女儿上两个班,承包所有的家务。琐碎机械之余还是有着大块的闲暇,如何KILL呢?读书!再读书,凌晨即起,深夜方睡,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中年读书时。配偶总是大放厥词,读书有什么用?读了又没钱。但我还是读,大约成了读书控了。我隐隐有些担心,读书会不会成为生活的敌人,自己会不会变形一只将头埋进沙堆的驼鸟?所以总是心怀怵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会不会走火入魔?是不是一反常态了?女儿的生活学习是不是不折不扣地安置妥当?家里的清清扫扫洗洗刷刷是不是如期进行?一日三餐的采购与烧煮是不是卫生可口?自己读的书是不是历经淘洗含珠蕴玉?细细品审,还好,一切正常。这些天配偶时时叫唤身上这儿疼那儿麻,我也正思忖着如何尽力检查,万一为不祥之物,又将如何应对,我在担心。父亲过几天过生日了,如果有空,一定回老家看看,吃一个晚饭,歇一夜,我在犹豫。每天雷打不动地看新闻,关注通胀,围观动车事故,造访自己工作单位的网站,我在坚持。
读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心灵,活动方式是思考,活动效果是沉静。
人到四十,生命中的许多内容早已凝固定形,甚至时过境迁,再如何用心费力也无济于事,只好轻笑或苦笑,就如孤独而疲惫的旅人,坐在因风侵雨蚀而沧桑嶙峋的遗迹前,一不留神,就滑入梦境,任涎水脉脉,泪眼婆娑。回望走过的路,真的是平淡无奇,没有湖光山色,也没有惊涛骇浪,就如一条山野里的不为人知的小溪,无特点,也无亮点。
如今,差不多可以审视自己了,可以换一个面孔了。可以不再用从前死心塌地恪守渝的标准来为难自己了,也无需时时用眼角盯着别人的精彩让自己眼圈抹红了,更不必再拽着别人的目光追逐人家的光影了,这时候,可以活回自己,倾听内心深处最真切的呼唤,可以揭开所有的面具,露出真实的自我。该怎么着就怎么着,能怎么着就怎么着。
读书,并不是在书中的寻觅什么可以经世致用的法则,也不是为了激励自己拯救自己,而是让书来发现自己!书中所写的,原来就是自己曾经经历的,可自己视若无睹,自己无动于衷,自己买椟还珠。前些天,反复地读《老人与海》,真的于心戚戚,老人在大海上自言自语,大声说话,从前不明白个中情由。如今懂了,因为我也开始一个人说着话,不再在乎有谁在听。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