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父爱

感动父爱

阨僻散文2025-12-06 07:14:58
昨天,夏日里的黄昏,朋友约我到郊区一位他的朋友家喝酒,他的这位朋友叫王强,我第一次到这位朋友家做客。我们坐在庭院伞下,刚喝了一瓶啤酒,见到一位有些驼背的老人骑着三轮车进啦院,停车后,他旁若无人的走到窗
昨天,夏日里的黄昏,朋友约我到郊区一位他的朋友家喝酒,他的这位朋友叫王强,我第一次到这位朋友家做客。
我们坐在庭院伞下,刚喝了一瓶啤酒,见到一位有些驼背的老人骑着三轮车进啦院,停车后,他旁若无人的走到窗户下,在脸盘里洗手,我想与他打个招呼,可他洗完手后进屋了。
“他是哑巴,耳聋,是王强岳母的父亲。”朋友小声地向我介绍这位老人。
“老人家高寿?”我问王强。
“我这位姥爷今年都78岁啦,身体好,闲不住,每天都早起,不是侍弄地,就是出去捡破烂,一天不声不响的,就知道干活。”王强向我讲述着这位老人现在的生活。
“我的父亲如果还健在,今年也是78岁的老人啦,可是,他是真没福气,走啦3年多了。”我说。
“我这姥爷,这辈子他可没有享福,3岁随寡妇妈嫁给了黑龙江五里河子的一个老跑腿子,没几年他惟一的亲人母亲也死了,苦呀!没到8岁就是孤儿啦。还行,结婚啦,生了两男一女。可是,这些孩子还没成人,他中年又丧妻。想想,在农村,一个男的拉扯三个孩子过日子,真是不容易呀!”王强又与我们聊起这位姥爷过去的经历。
老人独自在屋里吃过饭,饭后他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板凳,坐在黑暗处,他的存在与否我们并没有在意。
爱喝酒的人,都有一个习惯,没话也能找着话茬,多数能天南地北的侃大山。
“你们是怎么来吉林市的?”我问。
“说这个呀!那话可长了。”王强的妻子小丽接过话茬。
“我听我妈说:三十年前,在我7岁的时候,我们家实在穷的过不下去了,我爸领着我妈和我,还带着我姨,一起来到吉林铁合金厂,找灵活干,在废渣中捡铁维持生活。第二年的春天,我在吉林铁合金子弟一小学开始读书啦。”我们喝着酒,听小丽讲述,我有过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所以类似的生活经历,我听得都特别认真。
小丽给我们倒完酒,看我还有想往下听的意识,接着说:“你们说有意思没?别看我姥爷耳聋不会说话的,还认识不少字呢!我们来吉林的事,我父母只告诉了我舅,对我舅说:‘到吉林安顿好啦,给家回信,先瞒着老人。’就这样,趁着黑天走的,我姥爷不知道。”她笑着说。
“第二天,见我们不见了,我爸就急了,追问我弟弟,我弟弟也说不清楚,挨打半年,看了我们的信,我爸才不打我的弟弟啦。”小丽的妈妈坐在我身边说。
“我姥爷特爱孩子,对我们还是不放心。夏天,让我舅舅看家,他在哈尔滨坐火车来到了吉林市,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他又稀里糊涂地又坐车回到哈尔滨。没了坐车的钱,他就帮助乘务员打扫卫生,下车后,他还是不死心,他横下心,从哈尔滨用步子又量到啦吉林市,你们说,我姥爷厉害不?”说到这,小丽看看黑暗处面目没有丝毫表情的姥爷。
“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谁也不知道他这一路是怎么熬过来的。经过询问,我只知道他是沿着铁路线,不分昼夜一直走了19天,中途还患了感冒。他是一路走,一路要饭吃,甚至帮人干杂活,困了就在路边打个盹。我这老爸呀!他可真傻呀!”小丽的妈插进话来,一边起身要给我们再洗点蘸酱菜。这时,我见她眼里有闪亮的泪光。
此时,我的脑海浮现一位老人在烈日下行走;在风雨中前行;坐在铁轨上啃着手中的半个玉米饼子;午夜坐在树下打盹;病倒在路旁……一个个画面,无不令我心酸。我觉得坐在我身后的老人,的确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真的值得我尊敬。
“真是无巧不成书呀!我姥爷找了我们三个多月,白天要饭找我们,晚间就睡在小桥下。那时,天气可都快要入冬啦。一天,在我放学的路上,见路旁坐着一个老头,这个人瘦弱,蓬头垢面,脸色黑,满脸胡子,穿着单薄的蓝色破衣服,实在可怜,像个要饭似的,冷得浑身发抖。我再仔细看,我的妈呀!这不是我姥爷吗……”小丽叙述着。
我转过身,见老人坐在黑暗的地方,专心地摆弄着捡回来的那些物件。
他在与不在,他的亲人所倾述关于他的这些经历,他全然不知。
我能感觉到:他的心里只有孩子,他的爱非常简单,为了这份亲情,他会毫不犹豫地倾其所有,甚至生命。

2013年7月4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