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存在不平衡,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但这几年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造成经济底盘的三只脚不稳。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口首先受...
杂文 2025-08-05 0

活得有尊严

这几天我的胃一直不好,是一种睡到半夜能让人烧心而醒的煎熬,由此便想起前段时间里头疼的情况来。那时候就单是执着的认为,任何地方疼,都没有头痛是让人难以忍受的,然而...
杂文 2025-08-05 0

这个长假我休息

十一长假,放弃在单位值班的安排,我呆在家里,哪里也不想去,不想外去旅游,不想探亲访友,只想好好的睡上它几天觉,这么多年来工作、生活上的压力时时绷紧着我,令我喘息...
杂文 2025-08-04 0

医疗改革的坎

医疗改革是两会热议话题,根据网上调查,医改排在百姓最关心话题的第三位,可见医疗永远是民生之迫切。近年来国家在这方面没少花气。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医保范围,加强药品...
杂文 2025-08-04 0

选择一种生活

前些日子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嫁给一种生活》。说的是一个留洋女孩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给她所深造学院的一个年轻教授。这个洋教授全部家当仅一辆车房。而这唯一的家当,...
杂文 2025-08-04 0

读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有感

鲁迅不愧是伟大的革命家,坚强的反封建斗士。今天我重读他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仍然为之感动!在感动之余,不知为什麽我倒生出了“历史竟如此地相似”的感慨。因为...
杂文 2025-08-04 0

看咸卦展示的完美恋情

读书要善于从书中发现乐趣,不然就是人云亦云的死读书。有人说:“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一本书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是作者智慧的结...
杂文 2025-08-04 0

流行歌曲、歌星与追星

“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除了要有好歌词基础,作曲的曲调及演唱者的演绎更为重要。歌星带动着好歌的流行,粉丝只记住歌星的名字,谁会关注词曲作者谁谁谁。好的歌曲,听一遍...
杂文 2025-08-04 0

危墙之下

《荀子?劝学篇》中有这么一段: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
杂文 2025-08-04 0

为何小案件拖成了“围观起哄”的大事件

《专栏·传媒杂谈》报道:湖北石首本来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或自杀案件”,由于处置不挡,经过两天的“发酵”后,造成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引发成一场警民街头对峙的...
杂文 2025-08-04 0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笔记

成书于1856年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在历经百余年后,被中国人确切说是中国精英阶层推上了风口浪尖。事件缘起于一条微博:“去海里见老领导,被推荐读本书。他认为...
杂文 2025-08-04 0

试婚夫妻

小雨是80后,今天是她和一位网友见面的日子。两个人约见了地点,很快就在茫茫人海中,确定了对方的身份,相约走进一家KFC。才刚刚坐定,小雨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两张纸,...
杂文 2025-08-04 0

我为什么不去耒阳社区论坛?

今天下午下班后在公安局大院打球,遇到三位局领导。他们告诉我,耒阳社区论坛有人在炒作你?我很惊讶,自两年前我无声地告别耒阳社区论坛后,就不再在那里光顾,偶尔只是到...
杂文 2025-08-04 0

甘苦人生

从网友那里发现一付《甘苦人生》图,图中左上写有:“人生如品茗,有苦有甘,苦尽甘来。”右边写有“甘苦人生”几个大字,“图中有一农民为粮食玉米锄土时,这时正好从玉米...
杂文 2025-08-04 0

给我亲爱的蚊子

我亲爱的蚊子,我不晓得,为何,我伤怀的那个春天你不来呢?所以我总是在梦里徘徊着,摇不醒那一夜的伤情。所以,第二天,我被领导批了吧?我的钱又不知丢了几块了吧?我的...
杂文 2025-08-04 0

今天你“逆向”了吗

近些年,有很多写手喜欢拿“逆向思维”来说事。比如,贪官身陷囹圄,便说他要是从行贿者的角度想一想就好了,抛出那么大的血本,肯定有所图。还比如,有人得了肩周炎,遍寻...
杂文 2025-08-03 0

为封静妃事昭告天下网友皆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阴阳交合,万物兴焉。天有阴阳,四时兴焉;地有阴阳,山水存焉;人有阴阳,代代传焉。此古今至理,万世不变也。诗曰,关关睢鸠...
杂文 2025-08-03 0

舆论与公平

没有言语的论说,又何言公平?我们都听说过“防人之口,甚于防川”的故事,只知道封闭的言论,最终害的是自己。我们不得不说生活中不能缺少言论,没有舆论去协助维持生活秩...
杂文 2025-08-03 0

读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前几天写《读顾随文集》时,求全责备于贤者,指出了萧公权先生书中的误记,这应该看做是学者们的一件趣事。实际上,萧公权先生是位纯粹的学者,1926年他在美国康奈尔大...
杂文 2025-08-03 0

教育人性化,人性化教育

“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几年前提出的口号,现在一些学校在校园内还挂着横幅。这对祖国的希望,孩子的未来,无疑是好的。它至少说明对教育的...
杂文 2025-08-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