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庙堂到江湖--帮派的起落(一)
本文从金庸先生的五本书,按照书中年代试分析一下中国古代的庙堂于江湖之间微妙关系,水平有限,还请各位指正。时间线按照北宋《天龙八部》--南宋《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元末《倚天屠龙记》--明代《笑
本文从金庸先生的五本书,按照书中年代试分析一下中国古代的庙堂于江湖之间微妙关系,水平有限,还请各位指正。时间线按照北宋《天龙八部》--南宋《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元末《倚天屠龙记》--明代《笑傲江湖》(根据主流看法)。
一:《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被很多的金迷推崇为金书中的精品,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为北宋的时代,出现了那武侠迷无人不知的帮派---丐帮。其实按照严格意义上讲,北宋是最不可能出现大型帮派的时代,基本原因有两个:第一:北宋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80%左右,军队是由国家包养的,这个军队就是丐帮的主要新鲜血液--难民或者流民。而且国家包养军队和官员的钱占了国民产值的70%-80%,而宰相一年的总收入相当于现在的300万人民币。大家可以做个选择,要是你,你回去绿林还是政府。第二:宋朝重文轻武,国家这样的政策,加上优厚的俸禄,老百姓不会傻到不去从文吧!
闲话表过,还是按照书中的来说。丐帮在北宋属于一个彻底的民间组织,萧峰死后边关守将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属于不被政府信任的角色,长期从事敌后骚扰及斩首行动,战绩也算显赫。这样的一个民间武装力量,肯定是极怕武将作乱的宋政府的眼中钉。庙堂和江湖处在互相监视制约中,宋政府利用江湖力量对时常侵犯本国边境领土的辽给与还击,甚至从中牟利,而江湖力量也制约着宋政府,以保证他们对江湖的统治。《天龙》结尾时为北宋元祐九年,即1094年,北宋处于较发达时期,后来与辽签订互信机制(檀渊之盟),边关没有战争。檀渊之盟的时间是在1004年,后来宋辽两国之间维持100多年的和平时间,而且已经汉化很深,辽国统治者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说是白头发的人也没见过打仗,有点夸张。而耶律洪基(1032-1101),他和宋仁宗之间不论私交还是国交都很好,有40多年相安无事的时间,甚至宋仁宗驾崩后,他拉着宋使的手感叹:“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这中间好像也没怎么打的难分难解。
又说了些闲话,表过。其实按照书中来看,那时候北宋和辽之间的关系就像庙堂与江湖之间的关系一样,两个字:微妙。辽国武力强大,向宋称臣,享受保护费。而宋因为历史原因,对幽云十六州的沦陷始终很是不爽,也是这个原因的作祟,让宋后来和金联合灭了辽,此乃后话。看得出来武力不强大的宋,还是有志于幽云十六州的,幽云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基本上是武术家居住的地方。有此背景,江湖人士对幽云十六州的感情是和庙堂一样的,都让祖宗蒙难过,从而幽云十六州也成了庙堂和江湖有共同利益的地方。进而为江湖搏的庙堂信任有加了一个砝码,相信这一点辽也知道。但是互信机制的签订,让政府没有办法直接插手,所以以武林为代表的宋民间势力登上历史舞台打下了基础。
做为民间势力代表的武林,他们组成的力量和岳家军某种程度上有相似的地方,最起码在庙堂上这是一个大家的基本共识。在帝国强盛时期,武林只满足于对江湖的统治,表示对庙堂的表面臣服;当帝国衰落的时候,武林就会趁机而动,投身夺取最高政权的军事冒险活动,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北宋的江湖上最活跃的就是丐帮了,此时他已经能与少林起名。佛家的思想精髓: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既出世,也入世。有一种弹性生存空间,从而不论在何时都能保障其在江湖中地位和利益,北宋的佛家在萧峰时代已经属于消极入世,除了《天龙》最后一场全民大戏“营救萧峰”之外,少林寺一直积极的保持着在庙堂和江湖中模棱两可的地位。主动的与武林势力进行断尾,直接反映是在南宋的襄阳保卫战之类的武林势力保家卫国活动中边缘甚至不存地位;与庙堂间的关系也是不置可否的,最起码宋朝对佛家还是相当可以的,宋真宗时期全国僧徒达到40万,女尼6万多,佛家生活还是很滋润,但事实证明现在他们可不想给庙堂买单,他们甚至和更南边的大理国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这样以来,武林势力居安思危的行动大计就基本落在了丐帮身上。
丐帮就这样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而丐帮主流的一套保家卫国(实际是居安思危)的思想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类带有强烈民族主义的思想。类似的激进思想在国家很有可能有民族衰亡的背景下,往往能凝聚很多民众,而这种思想的泛滥,也直接导致了像萧峰这样的外国领袖的身份遭到曝光,而引起暂时的内部纷争。现在的丐帮俨然一副江湖领袖的风范,但实际上它谁也团结不了,更不用说指挥了,即使丐帮新一代的领袖庄聚贤去夺取武林至尊的封号,也有很多人并不看好他们。少林将一个很大的帽子扣在了丐帮的头上,丐帮却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利益。直到现任辽国的南院大王、上一代丐帮领袖---萧峰被双规发生之后,如同幽云十六州一样,萧峰成了能让武林各势力之间合流的人,因为他和所有的人都有关系:丐帮被一网打尽之后,是他解救的;少林寺里有他的师父、也是他的母校,解救过少林主持;甚至和一般老百姓也有关系,因为宋朝分裂份子慕容家族曾今劝他出兵以方便借势。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西夏人抓了丐帮的人后,进了一个和上寺庙,只是把里面的和尚都赶走了,还戏谑了一番,问他们吃不吃肉,可见在外国列强眼中,中原王朝的少林是一个纯粹的宗教组织。但在萧峰被抓后,他们可不能置身事外,不关是出世还是入世,他们都难逃前往营救的命运。整个过程有点天衣无缝,更像是一场军事行动,更诡异的是大理皇帝做为盟军的出现,做为一个外国的国家领袖,要率领战士进行跨国军事行动,必须要得到宋政府的首肯,不然就会出现宋联金灭辽的那一幕,我辽国收拾不了金人,还收拾不了宋人?从大理成功的千里奔袭可以推测,宋朝甚至给了他们后勤上的支持,为什么要给?
被俘虏后的萧峰一时成为所有人眼中历史未来走势的风向标,首先丐帮承认了他合格的国外领袖地位,并且表态他可以继续当领袖,从这里也看出了宋朝当时也还没有走到生死危亡的十字路口。后来包括神秘又势力很大的灵柩宫都表示愿意为萧峰鞍前马后,所有的民间武装势力在这一刻出现了合流的趋势。辽国高层坐不住了,下令一定要让萧峰停止呼吸;北宋高层坐不住了,下令边关守将不能给与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日记300个ID大串连
相关文章